1、实验题 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A 、B、C 为三个计数点,已知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交流电,测得 AB = 3.27cm、BC=8.00 cm ,则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vB=______m/s,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564? 4.73
本题解析:已知时间间隔是0.1s,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解,
,根据逐差法可得
,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杯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作用,这是由于玻璃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悬挂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A选项中玻璃杯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作用,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选项中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竹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细绳拉着小球A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A、B间用弹簧相连,二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加速度的大小为a,若拉力F突然撤去,则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F撤去前,对B有:F弹-2mg=2ma,解得F弹=2mg+2ma.
撤去F后,A受重力和向下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A=F弹+mgm=3mg+2mam=3g+2a,方向向下.
B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B=F弹-2mg2m=a,方向向上.
故答案为:3g+2a?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1年1月孔子塑像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引起很大争论,关于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就是塑像所受的重力
B.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塑像上
D.F的作用点在广场上
参考答案: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因此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塑像是施力物体,因此说法“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是错误的,故B错误;
CD: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广场上,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g取10N/Kg,则( )

A.L=0.1m
B.L=0.2m
C.L=0.3m
D.L=0.4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拉A之前,根据受力分析此刻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即压缩量为1cm。当向上拉A,若拉到原长处,此刻弹簧没有弹力,所以B物体受支持力和重力,因此没有离开地面,需要继续向上拉A,当拉到某处,弹簧对B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B准备离开地面,所以此刻
,所以伸长量为1cm,所以A上升距离L应为2cm,B正确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物体的临界状态转化问题,通过结合受力分析判断出临界条件进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