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l的物块放在车厢的水平底板上,用竖直细线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小球相连.车厢正沿水平直轨道向右行驶,此时与小球相连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角,小球、物块与车厢均保持相对静止,由此可知

A.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B.绳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为
C.底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m2一m1)g
D.底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1gtan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对小球,可求得加速度
,即为车厢加速度,A错;绳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绳对小球的拉力,因此
,B正确;则底板对物块的支持力
,C错;底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使物块产生加速度,因此
,D正确。试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涉及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两个大小都是10N且互成120°角的力的作用,此外没有其他的力。3s末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多大?4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物体合力为10N,加速度为5m/s2
? 3s末物体的速度为15m/s
? 4s内物体的位移为4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
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m下降2m。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m的距离内减到
,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
,B的质量
。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汽车沿倾角斜车作匀减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①
用F表示刹车时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式中
③
设刹车过程中地面作用于汽车的阻力为f,根据题意
④
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用fN表示拖车作用于汽车的力,设其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⑤
由②④⑤式得
⑥
由①③⑥式,代入数据得
? ⑦
评分参考:①式2分,②式3分,③式1分,⑤式 3分,⑥式1分,⑦式1分
牛顿第二定律观点是高中物理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它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物体受力恒定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a)所示,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通过滑块压缩0.4 m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计算机通过滑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图像如图(b)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倾斜直线Od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取g=10 m/s2。求:
(1)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劲度系数。

参考答案:解:(1)从题图(b)知,bc段为滑块脱离弹簧的速度图线,则滑块脱离弹簧后的加速度大小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
解得:μ=0.5
(2)刚释放时滑块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μmg=ma2
解得k=175N/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填字母代号)
A.时间间隔
B.瞬时速度
C.加速度
D.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可以判断各物理量是否能正确得出.
解答:A、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正确.
B、瞬时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B错误.
C、加速度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C错误.
D、位移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得了.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分清楚实验中能够通过仪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和运用物理规律间接求得的物理量.
本题难度:一般
Wisdom first teaches what is right. 智慧首先教人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