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_____________ (选填“a-M”或“a-1/M”)图象。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沙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沙小桶和沙的质量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求出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___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___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绳对车的拉力F,a-1/ M
(2)B
(3)①B,A;
②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
③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沙和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即不再满足m<<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物体下落的规律。
B.亚里士多德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观点
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伽利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物体下落的规律。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D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下落的快,B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C正确。
点评: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物理学家的努力,在学习中应清楚他们的主要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先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伸长量x(10-2m) 0.74 1.80 2.80 3.72 4.68 5.58 6.42
|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2)某次试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所示,其读数为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______N.

参考答案:(1)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得:k=△F△x=2.50.045=55N/m
(2)弹簧秤的读数为:F=2+0.20N=2.20N
根据力的图示法,作出两个分力,2.10N和2.50N,以这两个边为临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可合力,
(3)根据图象及比例尺得出合力的大小F合=3.3N
故答案为:55;2.20;3.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理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A.伏打发明了电池
B.特斯拉发明了交流输电技术
C.爱迪生发明了电报
D.安培发明了电话机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由教材知伏打发明了电池,也叫伏打电池,A对;特斯拉发明了交流输电技术,B对;爱迪生发明了电灯,C错;安培发明了电流计,D错。
点评:本题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物理学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m、N、kg
B.kg、m/s2、s
C.m、kg、s
D.m/s2、kg、N
参考答案:A、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A错误.
B、其中的m/s2是导出单位,所以B错误.
C、m、kg、s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所以C正确.
D、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