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动能定理及应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05:02:54
【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长轨道,斜面和水平面摩擦因素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停在C点;现在改变斜面的倾角,如图中虚线AB"所示,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该小木块,则木块最终将停放在(不计木块通过转折点B点或B"点的能量损失)( ) A.C点左侧 B.C点 C.C点右侧 D.无法确定
|

参考答案:设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1-μmgs2=0,整理得:mgh-μmg(s1cosθ+s2)=0,而s1cosθ+s2等于OC的长度.与倾角无关,故停放的位置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质量不等,但具有相同初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 )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C.质量大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D.质量小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参考答案:对滑行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f=0-Ek0. 因为初动能相等,则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 摩擦力f=μmg,则有-μmgs=0-Ek0 解得s=Ek0μmg,可知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为 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 A. B. C.mgR D.(1-μ)mgR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为光滑绝缘水平的直线轨道,在轨道的竖直平面内加一个斜向上方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1.0×10-2kg、带电量为+1.0×10-4C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轨道上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沿直线运动0.2m到达轨道上的B点,此时速度为2m/s.(g取10m/s2)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场强大小可能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A到B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qUAB=12mvB2-0 解得:UAB=200V (2)设场强的竖直分量为Ey,水平分量为Ex,则有: mg≥qEy qExS=12mvB2-0 解得:Ey≤1000V/m Ex=1000V/m 场强的最大值为:Emax=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30o的斜面上,从 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 点,已知,ab=1m,bc="0.2" 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J B.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J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J D.整个过程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滑块的合力为0时,滑块速度最大,设滑块在d点合力为0,d点在b和c之间. 滑块从a到d,运用动能定理得: ,
,所以 ,故A错误.滑块从a到c,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所以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故B正确.从c点到b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与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大小相等,根据B选项分析,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没有与系统外发生能量转化,故D正确. 让选错误的,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物理过程,把复杂的物理过程分成几个小过程并且找到每个过程遵守的物理规律,列出相应的物理方程解题.同时要明确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It takes all sorts to make a world. 世界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 /世界之大,什么样的人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