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距离平直公路h=50m远的B处,公路上有一辆汽车以v1=1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与人相距L=200m的A处时,为了使人跑到公路上时能与车相遇,人的速度至少为多大?此时人应该沿哪个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用α表示人看到汽车的视线与人跑动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θ表示视线与公路间的夹角。
设人从B处跑到公路上的D处与汽车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于是:
对△ABD有:AD=v1t,BD=v2t,AB=L,∠ABD=α,sinθ=h/L,
利用正弦定理列式可得:
,即
,
要使人的速度最小,sinα应该最大,即α=90°,
。
人应该沿垂直AB方向运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C.甲、乙两物体在x0/2处相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位移-时间图象反映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向上倾斜时速度为正,向下倾斜使速度为负;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初始位置的坐标即为两物体出发时的距离.A、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运动的速度不变,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在甲、乙两物体同时到达x0/2,即相遇,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甲从 t=0时刻开始运动,而乙从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位移时间图象的含义,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要明确交点(两图象的交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甲、乙的出发点相距160m
B.甲比乙早出发10s
C.甲、乙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12m/s
D.甲运动20s时,甲、乙相遇,相遇点距甲的出发点120m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6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拦截,经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a=2 m/s2加速度匀加速开出,警车以加速度a=2 m/s2维持匀加速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
试问:(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1)10 s(2)36 m
本题解析:(1)假设警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经时间t追上货车,则有:
a2t2=v(t0+t),? ……4分
代入数据,即t2-8t-20=0,
解得:t=10 s。? ……2分
此时警车速度v1=at=20 m/s=72 km/h<120 km/h,
因此,警车发动后,10 s可追上货车。? ……2分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即v=at,t=4 s, ? ……4分
两车相距△s=v(t0+t′)-
at′2=36 m。? ……4分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警车追上货车时,两者位移相等,抓住位移相等这一关系,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时间.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