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 (选“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所取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求出加速度a= m/s2,打印计数点4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V4= m/s。
参考答案:交流 ; 0.1 s; a=" 1.92 " ; V4=0.768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游标卡尺读数为 cm。
参考答案:
1.14cm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固定尺上每个小格表示0.5mm,可动尺上每个小格表示0.01mm,测量时需要孤独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1.5+0.130=11.630mm,游标卡尺,10分度的游标尺中每个小格表示0.1mm,游标卡尺读数为:11+0.4=11.4mm=1.14cm
故答案为:
1.14cm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请回答: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多用表调到欧姆档时,其内部等效电路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1)50.15 (2)4.700 (3)C
本题解析: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长度为50mm+3×0.05mm=50.15mm;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直径为4.5mm+0.200mm=4.700mm;多用表调到欧姆档时,其内部等效电路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选填“A”或“B”) .
参考答案: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 100N/m , 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胡克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注意该图象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出kB=100N/m,由于A的劲度系数小,因此其精度高.
故答案为: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0,A.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好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记为Δt。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x1、x3、x5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若取计数点“3”到“5”之间的平均速度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4= ,代人数据可算得v4=_ __ m/s;用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得v2=__ __m/s;由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小车从计数点“2”到计数点“4”的平均加速度表达式a= ,代入数据可计算得a= m/s2
参考答案:
距离
x1
x3
x5
测量值/cm
1.16~1.21
5.36~5.41
11.98~12.03
答案只要落在上述的范围内皆可得分,数据没有估读不得分,每空2分
v4=_0.32~0.36 m/s; v2=0.19~0.23m/s; a=6.5~8.5m/s2
本题解析:毫米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所以读数的结果一定要有估读,具体读数结果见答案,由“3”到“5”之间的平均速度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
,把读数结果代入得到v4=0.32~0.36 m/s;由
,
,把读数结果代入得到v2=0.19~0.23m/s;由加速度的公式得到
,代入数据得到 a=6.5~8.5m/s2。
考点:本题考查毫米刻度尺的读数,瞬时速度的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点评:本题学生明确读毫米刻度尺时一定要进行估读,在匀变速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