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v1=200m/s,则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2=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1.4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是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面波于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此时(?)

A.a、b连线中点速度为零
B.a、b连线中点振动加强
C.再经过
周期,a、b两点振动减弱
D.再经过
周期,c、d两点振动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S是水面波的波源,x、y是挡板,S1、S2是两个狭缝(SS1=SS2,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得多),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闭上S1,只打开S2会看到什么现象?
(2)若S1、S2都打开,会发生什么现象?
(3)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那么在A、B、C、D 各点中,哪些点振动加强,哪些点是振动减弱点?

参考答案:(1)只打开S2时,波源S产生的波传播到狭缝S2 时,由于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于是水面波在狭缝S2处发生衍射现象,水面波以狭缝S2处为波源向挡板另一侧传播开来
(2)由于SS1=SS2,所以从波源发出的水面波传播到S1、S2处时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当S1、S2都打开时产生相干波,它们在空间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一些地方振动加强,一些地方振动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间隔开,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
(3)质点D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是振动加强点;质点B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也是振动加强点,质点A、C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这两点都是振动减弱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a,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b,频率为f2振幅为A2,P为距两波源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振幅可达A1+A2
B.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
C.两列波相遇时,各自保持原来的波形独自传播
D.两列波相遇后,绳上波峰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1个,此点在P点的左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两列波相遇时,相互叠加,方向相同的位移则相加,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P点波峰值不可达A1+A2,
B、两列波源离P距离相同,它们的波速也相同,则它们会同时到达中点P的;
C、两列波相遇时,相互不干扰,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D、两列波相遇时,振动方向相同的位移相加,则绳上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在P点的右侧
波的叠加满足矢量法则,当振动情况相同则相加,振动情况相反时则相减,且两列波互不干扰.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 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 Hz,问讲台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4个
本题解析:相应于声频f=136 Hz的声波的波长是λ=
=2.5 m①
式中v=340 m/s是空气中的声速.在下图中,O是AB的中点,P是OB上任一点.将
-
表示为
-
=k
?②

式中k为实数,当k=0,2,4,…时,
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加强;
当k=1,3,5,…时,
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相消.由此可知,O是干涉加强点;对于B点,
-
=20 m-15 m=4
?③
所以,B点也是干涉加强点.因而O、B之间有两个干涉相消点,由对称性可知,AB上有4个干涉相消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