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的原长都是100cm,劲度系数都是k=10N/m,小球A和B的质量都是100g,若小球看作质点,求弹簧的总长度L是多少厘米?(g=10N/kg)

参考答案:解:弹簧B的伸长量为
弹簧A受到的弹力大小为两小球重力之和,所以其伸长量为
所以弹簧的总长度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加速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

[? ]
A.L=
B.L=
C.L<
D.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小题1:图(b)为实验得到的纸带, 图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测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小题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间定量关系是?;



小题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滑块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则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图略(2分)? a=1/(2m)
小题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
小题4: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2分)?偏大
本题解析:小题1:从纸带上看出,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为一恒量△x,根据△x=aT2得,
a=
小题2:以a-1/m为纵横坐标描点,画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小题3: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为零,知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小题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μMgcosθ=Ma,可知只要求出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即可,
因为
,其中只有绳子拉力看成等于钩码的重力时,数值大于真实值,所以测量结果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则:①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
B.实验时需称出重物的质量
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
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
②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l㎏,打点纸带如图(1)所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图中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为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记录B点时,重锤速度vB=?m/s,重锤的动能EkB=? .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根据纸带算出的相关各点的速度,量出下落的距离,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2)中的?。

参考答案:①D ② 1.94 1.88 1.9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③ C
本题解析:①纸带越短,则纸带上长度的测量就会误差大;因为要验证
,所以实验时不需称出重物的质量;如果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可选取初速度不为零的点,只需验证
也可以;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选项D正确。②因为
,则
重锤的动能
;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③根据
可得
,所以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8分)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除了要求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重力外,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②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的交流电。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时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

表: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
| S/cm
| v/(m·s-1)
|
O
| 0.00
| 0.35
|
A
| 1.51
| 0.40
|
B
| 3.20
| 0.45
|
C
| ?
| ?
|
D
| 7.15
| 0.54
|
E
| 9.41
| 0.60
|
?
③实验测得小车的质是为0.22Kg。此同学研究小车运动过程中A点到E点对应的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0.023J,小车的动能变化为?J,这样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就说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某同学要测量一段未知材料电阻丝的电阻率,已知电阻丝长度为L,电阻约为20Ω,可提供的实验仪器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Ω,满偏电流I g=3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Ω,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
D:变阻箱(0~9999Ω,0.5A)
E:滑动变阻器RW(5Ω,1A)
F:电池组(3V,0.05Ω)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这段电阻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数部分,则该次测量测得电阻丝的直径d=?mm。

②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当作电压表用。这块“电压表”最大能测量3V的电压,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Ω。
③设计实验电路图。图虚线框中只是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的一部分,请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④实验电路连接。请根据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进行正确的电路连线。


⑤测量并计算电阻率。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确定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
请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ρ=?。
参考答案:
(1)①平衡摩擦力
② 5.05~5.07 ;0.49
③ 0.022
(2)①0.265~0.267
②880
③如下左图?④如下右图

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Experience is the name everyone gives to their mistakes. 人人都把自己的错误美其名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