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每个电荷带电量都加倍,同时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半,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F/16
B.F
C.4F
D.16F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借助阴极射线管,我们看到的是
A.每个电子的运动轨迹
B.所有电子整体的运动轨迹
C.看到的是真实的电子
D.看到的是错误的假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借助阴极射线管,我们看到的是电子束的运动径迹,即所有电子整体的运动轨迹。
故选B
考点:洛伦兹力
点评:理解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原理。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0分)某同学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始终良好。实验时闭合电键,调节P的位置,将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数据记录如下表:

图(b)
x(m)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U(V)
| 1.50
| 1.72
| 1.95
| 2.00
| 2.10
| 2.18
|
I(A)
| 0.49
| 0.43
| 0.38
| 0.33
| 0.31
| 0.28
|
U/I (Ω)
| 3.06
| 4.00
| 5.13
| 6.06
| 6.77
| 7.79
|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U-I图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
内阻r = Ω.
(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d)上描点连线作U/I和x关系图线.
(3)已知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0.12×10-6m2,利用图(d)图线,可以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图(d)图线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参考答案:①3.0(3V、3.00V也对), 1.0(1Ω、1.00Ω也对); (共4分)
②如图
(2分)
③1.2×10-6(1.1~1.3×10-6得分) (2分)
电流表内阻为2.0Ω(填电流表内阻也得分) (2分)
本题解析:(1)在U—I图象中,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等于电源电动势,图象的斜率表示内电阻与R0阻值之和再减去R0,就可能求出内电阻了;(2)见答案;(3)根据
在图(d)中斜率表示
,代入横截面积就可求出电阻率了,因此图象与纵轴的截距就等于电流表内电阻
考点: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A、EPB之间的关系为
A.EA=EB
B.EAC.EPA=EPB
D.EPA>EPB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0分)为了测量某电流表
的内阻(量程为50mA,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直流电压表
(0~3V,内阻约6kΩ)
B定值电阻R1(5.0Ω 1A)
C定值电阻R2(50.0Ω 0.1A)
D滑动变阻器R(0~5Ω 2A)
E直流电源E(3V,内阻很小)
F导线、电键若干
⑴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用 (选填“R1”或“R2”);
⑵在如图虚线框内将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完整;

⑶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示坐标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表中第 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此电流表的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⑴R2;⑵略,见解析;⑶图略,见解析,3,8.4~9.4
本题解析:⑴定值电阻R0在电路中起保护电流表的作用,即使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由于所用电源电动势为3.0V,因此电流表与R0的最小电阻阻值为
Ω=60Ω,所以应选择电阻R2;
⑵由于所提供的滑线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0~5Ω,相对于所选择的的定值电阻R2的阻值50.0Ω来说较小,因此滑线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才能使得流经电流表的电流变化范围较大,虚线框内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甲所示。

根据题给表格中的数据,采用描点作图法,所画U-I图线如上图乙所示,由上图乙可知,第3组数据对应的点偏离所画U-I图线较远,因此第3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所画U-I图线的斜率表示了待测电流表与定值电阻R2的电阻之和,所以待测电流表的电阻为:RA=
Ω-50Ω=8.7Ω(根据图线斜率算存在误差,因此在8.4~9.4Ω之间均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表内阻的测量实验问题,涉及了仪器的选择、控制电路的选择、描点作图、实验数据处理的知识,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A man can die but once. 人无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