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8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⑴该图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恰好相等,由图可读出每根细绳拉力大小为?N(只需读到0.1N);
⑵图乙中的四个“·”表示A、B、C、O在纸上的位置,请根据正确读出的拉力大小,在该纸上作出它们合力的图示;(要求:在表示分力的线段上,从起点开始每0.5N标度长注上标度线)
⑶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是认为:
A.在重复进行实验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时,O点位置是不允许变动的
B.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D.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参考答案:⑴2.5;⑵
;⑶BC
本题解析:⑴根据图甲中弹簧秤指针指示可知,每根细绳拉力大小为2.5N;
⑵根据题意连接OB、OC并延长,在其上以给定标度长为基准,各取5段,分别记为F1、F2,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如下图所示;

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在重复实验时,仅需在每一次实验中,用两根弹簧秤拉和用一根弹簧秤拉,O点位置相同,故选项A错误;两根绳仅表示了拉力的方向,因此对长度没有过多的要求,适当,便于实验操作即可,故选项D错误;选项B、C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如下图乙刻度ab虚线,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如下图乙cd虚线,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

参考答案:70,2.1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下列给出的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是??
参考答案:ACEFHI
本题解析:本实验是通过打出的点来确定运动时间,需要A,秒表不需要,由于本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交流电源,C需要,D不需要,同时还需要EFHI,故选ACEFHI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实验原理是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①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放大法
②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的夹角越大误差越小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③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共点力合成时得到的结果,其中____________图比较合符试验事实。

④在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间夹角θ的关系图线,由此可得两分力的大小分别是_ ?_N、 __ N.
参考答案:①B②C③B④
本题解析:(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故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故选:B?(2)A:两个拉力夹角越小,画平行四边形时误差越大,故夹角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在60°到120°之间,故A错误.用一个弹簧秤拉时的拉力是合力,虽然大小等于橡皮筋的拉力,但是方向是不一样的,故B错误.实验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故C正确.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这样一定需要改变另一个力的方向,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理论值是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实际值与橡皮筋同线,理论值不一定和橡皮筋同线,故B图符合实际.
(4)设两个力分别为:
夹角180°时:
夹角90°时:
,联立解得: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要围绕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问题.第4小问是一个与图象结合的题目从图中读出有用的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O为竖直平面内圆周的最高点,A、B、C、D为圆周上的四点,现让小物块沿OA、OB、OC、OD由静止下滑,下滑到A、B、C、D四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A、tB、tC、tD.不计摩擦,则
A.tD>tC>tB>tA
B.tA=tB=tC=tD
C.tA>tB>tC>tD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设小物块下滑的轨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物块的加速度,通过运动学公式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
解答:设小物块下滑的轨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轨道的位移x=2Rcosθ.
根据2Rcosθ=
解得t=
,与θ角无关.所以tA=tB=tC=tD.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运动学公式比较运动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