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在进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除了需有待测电源、开关和导线外,下列各组器材可以完成实验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电压表和电流表?B.电流表和电阻箱?C.电压表和电阻箱
D.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E.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F.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2)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①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一定的读数.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且接触良好;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a、b时,读数与电压表读数接近,把两表笔分别接b、c,c、d,d、e时,读数趋于零或为零,由此可推断故障可能是______;
②依据电路原理图,在下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cd段时的实物电路;
③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将测量的数据反映在U-I图上,根据这一图线,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参考答案:(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IR=Ir+U=URr+U,测定电源电动势有伏安法(测量U、I)、伏阻法(测量U、R)、安阻法(测量I、R);
其中伏安法要改变电流,需要滑动变阻器;
故选BCF.
(2)①电流表有电流,电路没有断路;
电阻R两端电压为零,根据U=IR,电阻为零,说明短路;
故答案为:R短路;
②对照电路图连线即可,要注意电表的极性;
实物图连线如图?

③U-I图象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故E=1.49V(1.47-1.50均可);
内阻等于图线的斜率,故
r=|△U△I|=1.4V-1.15V0.55A-0.15A=0.625Ω
故答案为:1.49,0.6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6 分)如图甲,距离很近的竖直边界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范围很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边界上固定两个等长的平行金属板A 和D ,两金属板中心各有-小孔S1、S2 ,板间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正、反向最大电压均为U0,周期为T0。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也是T0 。现将该粒子在t=T0/4时刻由S1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通过S2又垂直于边界进人右侧磁场区域,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与金属板相碰。不计粒子重力、极板外的电场及粒子在两边界间运动的时间。

(1)求金属板的最大长度。
(2)求粒子第n次通过S2的速度。
(3)若质量m ’="13/12" m 电荷量为+q的另一个粒子在t =" 0" 时刻由S1静止释放,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半径。
参考答案:(1)
;(2)
;(3)
。
本题解析:(1)由题意知,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
由动能定理有:
?1分
粒子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 1分
周期
?1分?
半径
?1分
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半径
? 1分
解得金属板的最大长度
?1分
(2)粒子每从S1、S2中穿过一次,就会被加速一次,且每次加速的电压总为
对粒子由动能定理有
?2分
解得
?2分
(3)分析可知,粒子被连续加速6次后,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记为r6? 1分
第1次加速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 1分
第2次加速过程中,有?
第6次加速过程中,有?
以上6式左右累加解得
? 2分
由
得
?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D为一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两板之间有一带电微粒以速度v0沿
图示方向做直线运动,当微粒运动到P点时,将M板迅速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此后微粒的运动情况是( ? )
A.沿轨迹①运动
B.沿轨迹②运动
C.沿轨迹③运动
D.沿轨迹④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