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参考答案: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分别控制一个物理量不变,看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位移一定比分位移大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两个分运动总是同时进行着的
D.某个分运动的规律不会因另一个分运动而改变
参考答案:A、两个分位移与合位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在位移三角形中,表示合位移的那条边不一定最大,故A错误;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都是矢量,故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B正确;
C、将合运动分解后,分运动与合运动必须是等效的,故两个分运动应该与合运动同时进行,故C正确;
D、由于各个分运动相互独立,故某个分运动的规律不会因另一个分运动而改变,D也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___;
④改变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l/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10m/s,要渡过30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8m/s,该船渡河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s;船沿最短航线航行时的渡河时间是______s.
参考答案:当静水速垂直于河岸方向时,渡河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1=dv静=30010s=30s.
? 当静水速与水流速的合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时,小船将沿合速度的方向运动,此时渡河的路程最短.根据速度的合成,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10N
B.15N
C.80N
D.85N
参考答案:有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50N,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30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20N≤F≤80N范围,所以可能为80N.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No way is impossible to courage. 勇士面前无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