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同时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则( )
A.若a1>a2,可能相遇两次
B.若a1=a2,只能相遇一次
C.若a1<a2,一定能相遇两次
D.若a1>a2,不可能相遇
参考答案:由于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所以:
A、当a1大于a2时,由v甲=vo+at知,甲的速度先是大于乙的,由于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一定时间之后,乙的速度会等于甲的,再继续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通过速度关系可以想到,甲乙的距离先是减小,①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还没有追上乙,之后就别想追上了,也就是不能相遇.②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正好这时相遇乙,之后两者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是相遇一次.③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之前,甲追上相遇乙,之后甲在前,乙在后,变成乙追甲,两者速度相等之后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乙就会追上甲再相遇一次,也就是一共相遇了两次.故A正确;
B、a1=a2,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遇,所以只能相遇一次故B正确;
C、当a1小于a2时,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所以甲乙只能相遇一次,故C错误;
D、由A分析知,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重力加速度
,?求:

(1)0~2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2)
时物块运动的瞬时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3)0~6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1)
=2m/s2,加速度
的方向向右;(2)
=4m/s,速度
的方向向右;
(3)x=8.0m方向向右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 1分
加速度
的方向向右。? 1分
(2)据速度公式有:
?1分
速度
的方向向右。?1分
(3)0~2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方向向右;? 1分
2~4s时间内,物块先向右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令加速度
,用时
;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方向向左? 1分
据速度公式有:
?1分
物体向右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 1分
2.8~4s时间内物块将向左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令加速度为
,
,方向向左;?1分
物体向左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向左
4s时物体的速度:
,向左? 1分
4~6s时间内物块先向左匀减速运动,令加速度为
,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 1分
令向左匀减速到静止所用时间为
,据速度公式有:

解得:
? 1分
向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之后,4.2s~6s时间内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向右运动的位移:
? 1分
0~6s时间内的总位移:
? 1分
方向向右。?1分
本 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由中国改造的前苏联废弃航母“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长为300m,若该航母上所配的苏-33型舰载战斗机在飞机甲板上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1.5m/s2,该战斗机安全起飞的最小速度为50m/s,为保证该战斗机安全起飞,应使航母匀速运动,则航母匀速运动的速度至少为( )
A.10m/s
B.20m/s
C.30m/s
D.40m/s
参考答案:设航母的速度为v0,飞机的起飞距离为s1;则由速度位移关系可知:
v2-v02=2as1;
由速度公式可得:
v=v0+at
航母的距离s2=v0t
s1=s2+300;
代入数据,联立以上四式解得:
v0=20m/s 或80m/s(舍去)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有一个长盒A,盒的内部完全光滑,盒子长度为L,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4,盒紧靠左侧有一物块B,A与B均处在某一特定场区中,场区对A、B均始终有向右的恒定作用力F=mg/2,已知盒子质量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现同时释放A、B,此后B与A每次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即每次碰撞均交换速度,且碰撞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B从开始释放到与盒A发生第一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t1.
(2)B与A发生第一次碰撞后,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A和发生第二次碰撞前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v2.
(3)盒A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大小x.
参考答案:(1)
?(2)
,
(3)
本题解析:(1)对A而言
?故A不动
对B而言水平方向只受到一个恒定作用力
匀加速直线运动,向右运动L后与A碰撞?
得
(
(2)碰后:对A而言具有向右的初速度,但是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和地面向左摩擦力

得
?
第一次B与A碰后A的速度为:
A减速为0的时间内走过的位移:
B从0再加速走过的位移:
所以B加速距离
后再与A相碰:

得
?
(3)B在A的左端只受到恒力作用,不可能静止,因此末状态一定是B静止在A的右端
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整体)

得: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15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在反应0.4s后才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则:
(1)从司机发现自行车开始,到汽车停止,汽车还能继续运动多大距离?(假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没撞上自行车)
(2)按题述情况,试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x1=v0t1=15×0.4m=6m
假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x2.由0-v02=2ax2得:x2=-v202a=-1522×(-5)m=22.5m
∴汽车还能继续运动的距离x=x1+x2=28.5m
(2)假设汽车从v0=15m/s减速到v=5m/s所用时间为t2.
由v=v0+at2得:t2=v-v0a=5-15-5s=2s
汽车减速前进的距离x3=v0t2+12at22=[15×2+12×(-5)×22]m=20m
自行车在2.4s内前进的距离x′=v(t1+t2)=5×(0.4+2)m=12m
∵x1+x2<x′+15m
∴汽车不会撞上自行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Nurture passes nature. 教养胜过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