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笛卡尔
D.伽利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人游泳过河,静水中游速为河水流速的
,为使到达对岸的地点与正对岸间距最短,他游泳的方向应( )
A.与上游河岸成30°
B.与上游河岸成60°
C.与河岸成90°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因为水速小于水流速,知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到达对岸的位移最短.设游泳方向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θ,则cosθ=12.所以θ=6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I 、(2分)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使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
II、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参考答案: i、 BC ii、B(填字母代号)
本题解析:i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到同一点O,从而是橡皮筋产生的形变大小和方向都相同,D正确.
ii 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O点的时的值,因此F′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F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故A错误,B正确;由于O点的作用效果相同,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考点: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
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速度也恒定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3N,4N,8N
B.3N,5N,5N
C.2N,4N,6N
D.6N,7N,9N
参考答案:A、3N,4N的合力范围为1N≤F合≤7N,8N的力不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不可能平衡,物体就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 B、3N,5N的合力范围为2N≤F合≤8N,5N的力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能平衡,物体就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 C、2N,4N的合力范围为2N≤F合≤6N,6N的力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能平衡,物体就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 D、6N,7N的合力范围为1N≤F合≤13N,9N的力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能平衡,物体就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