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当猴子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子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所示。关于F1和F2的大小,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 1>(M+m)g,F2<(M+m)g
B.F 1=F2>(M+m)g
C.F 1>F2>(M+m)g
D.F 1<(M+m)g,F2>(M+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猴子加速上爬时,猴子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f,且f>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笼子受到向下的摩擦力,所以笼子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f>G,所以
因为猴子在加速下滑,所以对猴子分析有:猴子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摩擦力f,且重力G>f,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笼子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因为笼子给猴子向上的摩擦力,所以猴子就给笼子向下的摩擦力),所以笼子给地面的压力为
因为f<G?所以
故选A
点评:此题目是受力分析的题,需要学生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L=1.5m,高h=0.8m的长方体木箱,其质量为M=1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它的上表面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4kg的小铁块,(铁块与木箱间的摩擦不计).开始它们均静止.现对木箱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7N.(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从木箱上滑落?
(2)铁块滑落前后木箱的加速度a1与a2大小之比.
(3)铁块着地时与木箱右端的水平距离S.
参考答案:(1)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F-μ(M+m)gM
代入数据得:a1=12m/s2
L=12a1t12
解得:t1=0.5s
(2)铁块滑落前后,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F-μMgM
代入数据得:a2=24m/s2
∴a1a2=12
(3)铁块离开木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h=12gt22
解得:t2=0.4s
铁块离开木箱时,木箱的速度为:v1=a1t1=6m/s
根据位移时刻公式得:
s=v1t2+12a2t22
解得:s=4.32m
答:(1)经过0.5s铁块从木箱上滑落;
(2)铁块滑落前后木箱的加速度a1与a2大小之比为1:2;
(3)铁块着地时与木箱右端的水平距离为4.32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6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质量为m=0.2kg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在紧贴电阻R处,
,其它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d=0.8m,矩形区域MNPQ内存在有界匀强磁场,场强大小B=0.25T。MN=PQ=x=0.85m,金属棒与两导轨间动摩擦因数都为0.4,电阻R与边界MP的距离s=0.36m。在外力作用下让ab棒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并穿过磁场向右,加速度a=2m/s2 ,g取10m/s2

(1)求穿过磁场过程中平均电流的大小。
(2)计算自金属棒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内,外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
(3)让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用导线将a、b端接到一量程合适的电流表上,让ab棒重新由R处向右加速,在金属棒到达MP之前,电流表会有示数吗?简述理由。已知电流表与导轨在同一个平面内。
参考答案:(1)3.4A?(2)
?
?(3)可以有电流
本题解析:(1)设金属棒到达MP、NQ时的速度分别为
、
则由
,?得
? (1分)
由
?得
? (1分)
由电磁感应得
? (2分)
由欧姆定律
? (2分)
(2)因为
进入磁场后受安培力
? (2分)?
由牛二定律得
? (2分)
又因为
? (1分)
则在进磁场后F
代入数据得
?(N)其中
? ( 2分)
(3)可以有电流。只要导线、电表、导体棒组成的回路有磁感线穿过,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此时金属棒和电阻R并联成为电路负载)( 3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轻弹簧的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 cm,现将重物向下拉1 cm,然后放手,则释放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g=10 m/s2)
[? ]
A.2 5 m/s2
B.7.5 m/s2
C.10 m/s2
D.12.5 m/s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物体质量为m=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成θ=37°角的斜向下F=20N的推力作用,以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2)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运动多大距离?(g取10m/s2)
参考答案:(1)
?(2)22.5m
本题解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

解得
(2)撤去推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由运动学公式
得

点评:求摩擦力时,由于有推理作用,压力不等于重力,等于重力与推力竖直分量之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