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题《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7-11 03:18:3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纸带放在水平面上,其上压一重物,现将纸带水平向右以恒定的速度匀速抽出,则( ) A.重物质量越小,抽出纸带所用时间越短 B.重物质量越大,抽出纸带所用时间越短 C.重物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小,抽出纸带所用时间越短 D.重物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抽出纸带所用时间越短
| 
参考答案: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μmgm=μg 所以重物的速度v=at=μgt 画出纸带和重物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位移之差等于重物的长度可知,加速度越小,位移之差先达到重物的长度,所以重物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小,抽出纸带所用时间越短,与质量无关,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kg的物块,在大 小为F=16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O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 , )求: ⑴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⑵若不改变拉力的方向,只改变拉力的大小,求出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与木块加速度的函数表达式.(设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滑 动摩擦力) ⑶求上述条件下拉力的取值范围,并 以拉力大小为纵坐标,以木块的加速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作出它们的图象.
参考答案:⑴ ? ?(2分) 则 = =2 m/s2,?(2分)? ⑵由 ,得F = =3 +10 (4分)? ⑶当 , ?(1分) 当 , ?(2分) 如图?(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固定光滑斜面与地面成一定倾角,一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拉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物体的质量及斜面与地面间的夹角θ.

参考答案:由图可得,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v△t=0.5?m/s2?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sinθ=ma? ② 2s后有:F′=mgsinθ? ③ 联立①②③,并将F=5.5N,F′=5N代入 解得:m=1.0kg,θ=30° 答:物体的质量为1.0kg,斜面与地面间的夹角θ为3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两段长均为L的轻质线共同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距也为L,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v,两段线中张力恰好均为零,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2v,则此时每段线中张力大小为( )
 A. ? B. C.3mg? D.4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小球到达最高点速率为v时,有 当小球到达最高点速率为2v时,应有 ,所以 ,此时最高点各力如图所示,所以 ,A正确.
 点评:本题是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受力,确定向心力的来源.基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50N作用,由A点处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F,共经时间t=10s到达C点,已知AC间距离为L=144m,求:(sin37°=0.6,cos37°=0.8) (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及拉力F作用的时间t1.
参考答案:(1)由牛顿第二定律Fcosθ=ma, 得a=8m/s2, (2)它先加速后匀速, 则有:最大速度vm=at1, 而L=12vmt1+vm(t-t1), 得vm=16m/s,t1=2s 答:(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8m/s2; (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为16m/s,拉力F作用的时间为2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