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靠在一起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A、B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0.6, g取10m/S2,若用水平力FA=6N推A物体。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水平推力为6N
B.B物体受4个力作用
C.A物体受到水平面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6N
D.若FA变为40N,则A对B的推力为32N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由于A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而用F=6N的力推A时,恰好推不动,A受到水平左的摩擦力恰好为6N,C正确;此时A对B恰好没有推力,A错误,这样B不受推力和摩擦力,只受重力和地面的持力,B错误;若FA变为40N,两个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将AB做为一个整体,则
,再对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可知A对B的推力为32N,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8分)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75kw,当它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最大速度可达25m/s,设汽车阻力不变,问:
(1)当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是多少?
(2)当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加速度a=2.25m/s2时,汽车的速度多大?
参考答案:(1)60kw?(2)10m/s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所以: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体从A端由静止开始滑到B端,然后将A端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体从B由静止开始下滑到A端。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物体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体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C.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体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物块在AB上滑动时的加速度为
,由于小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所以AP短的加速度较小,BP段的加速度较大,又有AP段的长度小于BP段的长度,由
,知经过P点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小,所以从A到P物体的动能较小,A正确;物体从A滑向B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物体从B滑向A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由
知,第二个过程速度随位移增大的快,所以运动时间短,B正确;对应与板上同一位置,摩擦力是相同的,所以两次运动整个过程摩擦力做功相同,产生的热量相同,由动能定理知到底端的速度应该相同,CD错误。(提示:B选项也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象来讨论)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在间距d=0.1m、电势差U=103V的两块竖立平行板中间,用一根长L=0.01m的绝缘细线悬挂一个质量m=0.2g、电量q=10-7C的带正电荷的小球,将小球拉到使丝线恰呈水平的位置A后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问:
(1)小球摆至最低点B时的速度和线中的拉力多大?
(2)若小球摆至B点时丝线突然断裂,以后小球能经过B点正下方的C点(C点在电场内,小球不会与正电荷极板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BC相距多远?(g=10m/s2)
参考答案:(1)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到摆到最低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mgL-EqL=12mv2?
? 又E=Ud,
? 代入解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下列哪个物理规律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说明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关系,即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即速度变化较慢,所以选B,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存在惯性,第二定律解释了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本题难度:一般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he grows up.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一旦长大后如何仍不失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