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1)如图1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边缘抛出小球A,同时在水平地面上距台面边缘水平距离为s处竖直上抛小球B,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两球能在空中相遇,则小球A的初速度vA应大于______,A、B两球初速度之比
为______.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为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5kΩ;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①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连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②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在图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③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2、计算题 如图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α,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AB间距离;
(3)小球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简答题 如图(a)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水容器,密闭时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在它们顶部各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甲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乙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若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两个容器中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出的速度不变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某同学根据这一现象,猜测水流速度可能与水面上空气的压强有关,他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阀门K2控制的容器底部出水小孔是水平的.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密闭容器内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利用平抛运动知识可获得K2刚打开时流出水的初速度.在一次实验中水深h=1m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测出水刚流出时的初速度和对应的水面上气体压强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 压强(×105pa) | 0.98 | 1.08 | 1.22 | 1.40 | 1.62 初速度(m/s) 4.01 5.99 8.00 9.99 11.99
|
该同学根据表格中数据,推得水面上气体的压强与水流初速度的关系为______,并推出外界大气压强值为______(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
4、选择题 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变加速运动;
B.匀变速运动;
C.匀速率曲线运动;
D.不可能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5、简答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为vB=______m/s.(取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