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一个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放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两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绳,一起被一个夹子夹着,开始小车静止。打开夹子,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关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的位移,用天平测出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
? 
从表中的数据,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成正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的单位
C.“米”、“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D.1N/kg =1m/s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中?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和坎德拉(cd)所以C错了
ABD都对了
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B.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
C.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故选项A错误;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困难是当时计时仪器的不准确性,故选项B错误;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是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故选项C正确;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现象得出了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至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所示.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弹簧秤的拉力必须等大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C.为了减小误差,两弹簧秤的读数必须接近量程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参考答案:A、实验中两弹簧弹力并非要求等大这种特殊情况,二是要求大小适当,便于作图即可,故A错误;
B、为了使两次拉橡皮筋的效果相同,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故B正确;
C、两弹簧的读数大小并不确定,并非要接近弹簧量程,故C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理学国际单位制中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
A.功率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N·m/s
B.电容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C/V
C.电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A·s
D.磁通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T·m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