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共线,故选项A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现用两根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至O,再用一根弹簧秤(替代了两根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仍然拉到O点(等效),故选项B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故选项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故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条悬链长4.35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 )
A.0.3 s
B.1.4 s
C.0.7 s
D.1.2 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可知,悬链下端到达该处用时
,悬链最上端到达该点用时
,所以整条悬链通过的时间为0.3s,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距地面高20m和10m处同时自由落下,先后落到地面上同一点,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2倍
B.落地时间甲是乙的
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着地前最后1s下落的距离相等
参考答案:A、根据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请你根据图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依据什么规律估算洞的深度?
(2)写出他们估算洞的深度的方法.(写出主要方程式、计算过程)
(3)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写出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1)采用的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通过测量石头下落的时间求位移的方法测量洞深.
(2)∵h=
gt2,g≈10 m/s2,t="2" s∴h="20" m
(3)该方法的优点:?
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②测量方法方便;③运算简便
该方法的不足:?
①测量方法粗略,误差较大;②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③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
(只需写出一种即可)
本题解析:结合生活实际来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
解:(1)采用的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通过测量石头下落的时间求位移的方法测量洞深.
(2)∵h=
gt2,g≈10 m/s2,t="2" s∴h="20" m
(3)该方法的优点:?
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②测量方法方便;③运算简便
该方法的不足:?
①测量方法粗略,误差较大;②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③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
(只需写出一种即可)
点评:本题考察到的知识点较多,既考察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考察到了误差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它下落2m时速度为v1,下落4m时速度为v2,则v1:v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位移关系
,所以有
故答案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