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则物体由tl到t2运动的过程中
?
A.合外力不断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
C.位移不断减小
D.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像的斜率减小可知加速度减小,合外力减小,A错;B对;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位移逐渐增大,C错;如果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为
,面积小于实际面积,所以该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
,D错;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图像类问题,应明确图像的类型,面积、斜率、交点和截距的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m
B.乙在甲之前2m
C.乙在甲之前4m
D.甲在乙之前4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应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城的图形的面积为该物体的位移,从而可求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即可判断出前后位置关系.
由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城的图形的面积为该物体的位移可得:甲的位移为
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故选D.
点评:利用图象解题是分析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充分利用当同地出发时,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图线和时间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即为物体在该时间段内的位移.利用图象解决运动物体,首先要分清是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质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B.第2s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前3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3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第3s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第3s内和第4s内以及第5s内质点的加速度相同。前3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m。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
(2)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s .
参考答案:(1)
?(2)3m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质点的初速度
,2s末的速度
所以加速度
(2)由
可得
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s=3m.
点评:本题还可以用速度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大小,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来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t2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3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实际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在t2~t3时间内,按虚线计算出的平均功率一定比实际平均功率大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由斜率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在v-t图象中,位移大小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由“面积”大小分析在
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与实际位移位移的大小,根据公式
. ?
分析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t3~t4时间内,虚线平行于t轴,速度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如图所示,

时刻,实线上点的切线为AB,其斜率等于实际的加速度,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大于实际加速度.故A正确;
B、在v-t图象中,位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
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小于实线所对应的位移,由
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故B错误;
C、在
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由斜率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可知实际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正确;
D、在t2~t3时间内,按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虽然大,但实线描述的过程加速度是变大的作用力是变大的,根据
,没法确定平均功率的大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的理解能力,关键抓住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平均功率
.
本题难度:简单
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 对什么都不怀疑就什么也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