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一矿井深180 m,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g取10 m/s2)
(1)求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
(2)求此时第3个小球的速度。
参考答案:解:(1)
,T=t/10=0.6s
(2)第3个小球下落时间t"=8T,v=gt"=48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中,不仅确立了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科学的方法.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用到的方法就有逻辑推理、实验验证,此外还包含( )
A.猜想假设
B.用斜面“冲淡”重力
C.胡乱外推
D.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参考答案: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假定大的石块下落速度为8,小石块下落速度为4,把它们捆在一起,大石块会被小石块拖着而减慢,所以速度会小于8,但两石块捆在一起会更重,下落速度应当大于8,这样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伽利略认为,重点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并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所以伽利略用来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故选: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
A.5s
B.7s
C.9s
D.3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距离约为

[? ]
A.6.5m
B.10m
C.20m
D.45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一个物体自45米高处自由落下,求在其下落的最后1秒内物体所通过的位移.(g=10m/s2)
参考答案:根据h=12gt2得,
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