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0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9,则B球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根据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9得:
12mv2=19?12mv02
v=±v03
碰撞过程中AB动量守恒,则
mv0=mv+2mvB
解得:vB=v03或vB=2v03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质量M=3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侧放置一质量m=1kg的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正下方部分的木板上表面光滑,其他部分的木板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现给木块v0=4m/s的初速度,使之向右运动,在木板与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木板和木块达到共速时,木板恰与墙壁相碰,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木板速度的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最后木块恰好在木板的左端与木板相对静止。求:
①木板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v1;
②整个过程中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参考答案:①1m/s.?②3.75J
本题解析:①以木块与木板组成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木块开始运动到两者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m)v1,解得:v1=1m/s.
②木板与墙壁碰后返回,木块压缩弹簧,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木块与木板速度相等,在此过程中两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mv1=(M+m)v2,解得:v2=0.5m/s;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可得:

当木块到达木板最左端时两者速度相等,在此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v3=0.5m/s;
从木块开始运动到木块回到木板最左端的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解得:Q=3.75J,EPm=3.75J.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物理选修3-5模块]
(1)激光制冷原理可以根据如图所示的能级图简单说明,激光射入介质中,引起介质中的离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n=11,一些处于激发态n=11的离子很快吸收热量转移到激发态n=12,离子从激发态n=11和n=12向基态跃迁辐射两种荧光,部分辐射荧光的能量大于入射激光的能量,上述过程重复下去实现对介质的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种辐射荧光波长都大于射入介质的激光波长
B.激光制冷过程中,介质内能减少量等于辐射荧光与吸收激光的能量差
C.两种辐射荧光在同一装置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不相等
D.若两种辐射荧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
(2)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0.4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为m=0.2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υ0=4m/s的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时间后,又从木板上滑下(不计木块滑下时机械能损失),两物体仍沿直线继续向前运动,从木块与木板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x=3m,已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薄木板的长度.
参考答案:(1)A、根据玻尔理论和光子的能量公式E=hcλ分析可知,从n=12向基态跃迁辐射的荧光波长小于射入介质的激光波长.故A错误.
B、激光制冷过程中,由玻尔理论得知,介质内能减少量等于辐射荧光与吸收激光的能量差.故B正确.
C、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两种辐射荧光在同一装置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不相等.故C正确.
D、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由于两种荧光频率不等,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2)设木块与木板分离后速度分别为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v2
根据题意,有:
v1-v2=St
解得:v1=2m/s,v2=1m/s
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d=12mv20-12mv21-12Mv22
代入数据解得:
d=1.25m
即薄木板的长度为1.25m.
故答案为:
(1)BC;(2)薄木板的长度是1.2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右边固定着一个挡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1.5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从木板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v0在
木板A上滑动。小木块B与木板A间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B滑到木板A的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碰后木块B恰好滑到木板A的左端就停止滑动。
(1)若μL=3v02/160g,在小木块B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做正功还是负功?做了多少?
(2)讨论木板A和小木块B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地面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至少可能向左滑动、又能保证木板A和小木块B刚好不脱离的条件。
参考答案:
(1)摩擦力对木板做负功,大小为(27/400)M v02
(2)B向左滑又不脱离A的条件是2v02/15g<μL≤3v02/20g
本题解析:(1)设B与A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最终A、B的共同速度为v,则由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mBv0=mAvA+mBvB,mBv0=(mA+mB)v
μmBgL=(1/2)mAvA2+(1/2)mBvB2-(1/2)(mA+mB)v2
又μL=3v02/160g
以上各式联列解得v=(2/5)v0,vA=(1/2)v0,vB=(1/4)v0
或v=(2/5)v0,vA=(3/10)v0,vB=(11/20)v0
分析上述两组结果,由于两物碰撞后均与v0同向,而其中第二组结果vA=(3/10)v0<vB=(11/20)v0,该速度关系与实际不符,舍去
因此,由动能定理可得摩擦力做功
Wf =(1/2)(1.5M)v2-(1/2)(1.5M)vA2=-(27/400)M v02
即摩擦力对木板做负功,大小为(27/400)M v02
(2)整个过程动量守恒,A不可能向左运动,碰后B可能。
要使B向左运动,由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
mBv0=mAvA+mBvB,mBv0=(mA+mB)v
μmBgL=(1/2)mAvA2+(1/2)mBvB2-(1/2)(mA+mB)v2? vB<0
以上各式联列解得μL>2v02/15g
要保证A和B不脱离,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Bv0=(mA+mB)v
2μmBgL≥(1/2)mBv02-(1/2)(mA+mB)v2
解得μL≤3v02/20g
故B向左滑又不脱离A的条件是2v02/15g<μL≤3v02/20g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3中的哪幅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冰壶甲乙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撞前系统动量水平向右,碰撞后合动量也必然水平向右,碰撞后冰壶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碰撞点即圆心到最后停靠点的连线代表碰撞后的速度方向,连线的长短代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A图中,甲乙碰后的动量都斜向右上方,所以合动量不可能水平向右,不满足动量守恒定律选项A错。乙图中,碰撞后甲静止,乙水平向右运动,符合质量相等小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的过程,选项B是可能的。选项C中,虽然甲乙动量都是水平向右,合动量也满足水平向右,但甲在后,乙在前,碰后甲不可能速度大于乙,即甲不可能在乙前面,选项C错。D选项,碰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合动量水平向左,不符合动量守恒定律选项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