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实验所用的斜槽必须尽量的光滑以减小摩擦?
b.小球运动时应紧靠木板上的白纸
c.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d.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
e.描绘小球位置用的凹槽每次必须等距离下降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___(用g、L表示),其值是______m/s.(取g=9.8m/s2)

参考答案:(1)a、实验时只要使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速度相等,不需要斜槽光滑,故a错误;
b、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平抛运动,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碰撞,故b错误;
c、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
d、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d正确;
e、记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每次不必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e错误;
f、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故g错误;
故选:cd
(2)从图中看出,a、b、c、d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
即△y=gT2=L,
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 m,细线所受拉力达到F=18 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 m,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绳子断的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参考答案:解:(1)绳子断的瞬间满足:
? 代入数据得到:
(2)绳子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满足:
? 解得:t=1s
? 水平方向:x=vt=2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简答题 质量是一千克的物体做平抛运动,初速度为6m/s,抛出时物体的动能是多少?某时刻物体的水平速度为6m/s,竖直速度为8m/s,此刻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物体抛出时物体的动能Ek=12mv02=12×1×36J=18J.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物体的速度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她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动能定理有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竖直向下抛出的小球
,整理可得两个小球落地的末速度
。不计空气阻力,两个小球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以竖直向下为正,对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有
,对竖直向下抛出的小球有
,整理可得
。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距离为3R.
求:小球对轨道口B处的压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mg.
本题解析: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为v0,则:
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x=
=
R (2分)
v0=
=
=
(3分)
对小球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
(3分)
解得 F=
mg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 F′=F=
mg. (2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最高点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求得初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