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 ]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
mgl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EF为一水平面,O点左侧是粗糙的,O点右侧是光滑的,一轻质弹簧右端与墙壁固定,左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A静止在O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与物体A完全相同的物块B,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C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B与EO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4.物块B运动到O点与物块A相碰并一起向右运动(设碰撞时间极短),运动到D点时撤去外力F,已知CO=4s,OD=s,试求撤去处力后: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B最终离O点的距离.
参考答案:(1)B与A碰前速度为v0,碰后速度为v1
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与A碰前过程:
(F-14F)4S=12mv02?(1)
B与A碰撞动量守恒得:
mv0=2m?v1?(2)
当AB速度最后减到0时,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根据功能关系得:
Ep=FS+122mv12 (3)
由(1)、(2)、(3)式得?Ep=52FS
(2)设AB回到O点时速度为v2
根据能量守恒得:
Ep=122mv22?(4)
根据动能定理有:
-14FL=0-12mv22(5)
由(4)、(5)式得?L=5S
答:(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52FS
(2)物块B最终离O点的距离是5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0.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由于电场力做正功,因此粒子带正电荷,A错误;电场力做了1.5J的正功,电势能减小了1.5J,因此B点的电势能比A点少1.5J,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
,因此从A运动到B动能减小了
,C错误;由于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在此题中,电场力做功为1.5J,因此机械能增加1.5J,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2.0 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现用力F拉物体,使弹簧从处于自然状态的O点由静止开始向左移动10 cm,这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Ep=1.0 J,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撤去外力F后物体会向右滑动,第一次回到O点时的速度为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可以达到12.5 cm
B.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 cm
C.物体向右滑动过程中速度等于
m/s的位置有两个
D.物体到达最右端时动能为零,系统机械能也为零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滑块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开始拉力大于摩擦力,做加速运动,弹力减小,当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摩擦力大于弹力就做加速运动。
A、距离可以达到12.5 cm时,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
,而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应该全部损失掉,可是此时弹簧被压缩,弹性势能没有完全损失,不合题意,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 cm,A选项错误
B、理由同A学校,B选项正确
C、物体向右运动先加速到最大在减速到零,速度最大的位置在O点左侧,O点不是速度最大的位置,因此物体向右滑动过程中速度等于
m/s的位置有两个,C选项正确
D、物体到达最右端时,弹簧被压缩,有弹性势能,机械能不为零,D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难题。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整个运动过程速度变化情况和最大速度的位置以及受力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高度相同的固定斜面,倾角分别为
和
,且
。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这两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斜面滑到底端,物体与这两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关于物体两次下滑的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所做的功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D.机械能的变化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