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一座寺庙门口吊着一口大钟,在大钟旁边并排吊着撞锤,吊撞锤的轻绳长为L,与吊撞锤的点等高且水平相距
处有一固定的光滑定滑轮,一和尚将轻绳一端绕过定滑轮连在撞锤上,然后缓慢往下拉绳子另一端,使得撞锤提升竖直高度L/2时突然松手,使撞锤自然的摆动下去撞击大钟,发出声音。(重力加速度g)则

A.在撞锤上升过程中,和尚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
B.在撞锤上升过程中,撞锤吊绳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C.突然松手时,撞锤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D.突然松手时,撞锤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几何知识知,当撞锤上升L/2时,两绳恰垂直;在摆锤上升过程中撞钟受力如图所示,
因缓慢拉绳,撞钟受力平衡,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知两绳拉力都发生变化,故选项A、B均错误;当突然松手时,撞钟受重力和右侧悬绳拉力作用,将重力分解为沿悬绳和垂直于悬绳的力,由圆周运动知识知沿悬绳方向合力为零,则撞钟受合力为重力沿垂直于右侧悬绳的分力,即F合=mgcos30°,所以撞钟加速度为a=gcos30°=
,故选项D正确,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的偏差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
D.第八个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大量计算而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A错误;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的偏差,B正确D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正确,
故选BC
点评:物理学史
点评:物理学史一直是考试中的热点,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可以使我们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两测量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丙所示,请写出一条对提高本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参考答案:(1)0.16(0.15也算对)
(2)实验前要先平衡摩擦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单位是A
B.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B
C.电荷量的单位是C
D.磁通量的单位是?Wb
参考答案:A、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故A错误
B、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T,故B错误
C、电荷量的单位是C,故C正确
D、磁通量的单位是Wb,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各组物理量,三个量都不是基本物理量但都是矢量的是( )
A.力?速度?质量
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速度变化?加速度
D.位移?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A、质量是标量,故AB错误;
C、长度是基本单位,故C错误;
D、位移?力?加速度,都不是基本物理量,但都有大小和方向,都为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