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
A.托马斯?扬首先在实验室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并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说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核中子组成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A、托马斯?扬的贡献:托马斯?扬提出了光具有频率和波长,完善了光波概念.他在实验室中做了独创的双孔干涉实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并且总结出了干涉原理.故A错误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说,故C正确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 )
A.石块下落2s末的速度为10m/s
B.石块下落2s末的速度为20m/s
C.石块下落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D.石块下落2s内下落的高度是20m
参考答案:解 A、B、石块下落2s末的速度为:v=gt=10×2m/s=20m/s,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h=12gt2得,h=12×10×4m=20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乙两物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分别从h1、h2高处同时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均未落地前,以下正确说法是( )
A.它们运动加速度相同(即重力加速度)
B.由于不知质量和高度谁大,故不知哪个加速度大
C.它们在同一时刻的速度不同
D.它们相对静止,即下落的时候间距不变
参考答案: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为g,与质量无关.故A、B错误.
? C、根据v=gt,知同一时刻速度相同.故C错误.
? D、根据h=12gt2,相等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同,则两物体相对静止.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学校将决定在两幢房子之间的小空地上建一个新的篮球场,篮球场的设计既要做到按标准划定球场的边线,又要使边线与房子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而不至于在球员冲出边线时,因收不住脚而撞到墙上.已知标准篮球场长28m,宽15m.学校某班志愿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可行性调查,他们计划对全班同学进行如下数据的采集工作:
A.测量全班每位同学的反应时间,得到同学们的最慢反应时间t1和最快反应时间t2.
B.测量全班每位同学从静止起跑完28m距离的时间(28m内不减速),得到同学们的最快速度v1和最慢速度v2.
C.测量全班每位同学从最大速度减速到零所需要的时间,得到同学们的最长停稳距离s1和最短停稳距离s2.
(1)如果只有一把毫米刻度尺,可以通过测量______,快捷方便地测量同学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t=______.
(2)收集完数据,着手估算时志愿组同学间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对A、B、C三组数据分别求取平均值得到
、、,安全距离应为×+;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安全距离应为t2×v1+s2;你认为安全距离应为______.
参考答案:(1)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根据H=12gt2得,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少物理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引入了“场”的概念
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应根据法拉第、伽利略、卡文迪许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在研究电磁现象时,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引入了“场”的概念.故A错误.
B、伽利略用逻辑推理和实验证明了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故B错误.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一些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成就.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