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O是一固定的正点电荷,另有一正点电荷q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0正对着点电荷O射入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实线MN,虚线a、b、c是以O为圆心,Ra、Rb、Rc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且Ra-Rb=Rb-Rc。1、2、3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I12|表示点电荷q从1运动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冲量的大小,|I23|表示q从2运动到3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冲量的大小;用|W12|表示q从1运动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用|W23|表示q从2运动到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则( ? )

A.|I12|>|I23|
B.|I12|23|
C.|W12|>|W23|
D.|W12|23|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 ? )
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
B.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
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
D.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质量为5kg的物体,它的动量的变化率2kg?m/s2,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B.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该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D.无论物体运动轨迹如何,它的加速度一定是0.4m/s2
参考答案:解;A、根据F合t=△P得:F合=△Pt=2N,所以物体受恒力作用,由于不知道初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关系,所以该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加速曲线运动,故AB错误;
C、根据I=F合t=△P=2kg?m/s2可知,该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定相同,故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合m=25=0.4m/s2,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子源每秒钟发射2.5×1013个电子,电子以v0=8.0×106m/s的速度穿过P板上A孔,从M、N两平行板正中央进入两板间,速度方向平行于板M且垂直于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两极板M、N间电压始终为UMN=80.0V,两板距离d=1.00×10-3m,电子在板M、N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后进入由C、D两平行板组成的已充电的电容器中,电容器电容为8.0×10-8F,电子打到D板后就留在D板上.在t1=0时刻,D板电势较C板的电势高818V,在t2=T时刻,开始有电子打到M板上,已知电子质量m=9.1×10-31kg、电荷量e=1.6×10-19C,两板C、P均接地,电子间不会发生碰撞(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求:
(1)两极板M、N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T时刻打到M板上每个电子的动能EK(以eV为单位);
(3)最终到达D板的电子总数n;
(4)在t3=
T时刻,每个电子作用到D板的冲量I.
参考答案:(1)由于电子在M、N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eE=eBv0
B=Ev0=UMNdv0=80.01.0×10-3×8.0×106=1.0×10-2T
(2)开始有电子打在M板上,表示电子刚好不能到达D板,从C板小孔反向折回时,
动能仍为?EK0=12mv20=9.1×10-31×(8.0×166)22×1.6×10-19eV=182eV
折返的电子,从C板小孔到M板的过程:e?UMN2=EK-EK0
∴EK=EK0+eUMN2=222eV
(3)电子刚不能到达B板时,C、D间的电势差:UCD′=EK0e=182V
从t1=0起电容器C、D板间的电压变化为:△U=UCD′-UCD=182V-(-818V)=1000V
D板的电量变化量为:△Q=C?△U=8.0×10-8×1000C=8.0×10-5C
到达D的电子数为:n=△Qe=8.0×10-51.6×10-19=5.0×1014(个)?
(4)在O-T时间内,由于电子匀速且连续打在D板上,两极板间电压均匀变化,
所以当t=3T5时,C、D板间的电压变化为△U"=3?△U5=600V
此时两极板C、D间的电压为?U""DC=(818-600)V=218V
所以,每个电子打到D板上的动能为?EK′=12mv20+eU″DC=400eV
故冲量为?I=△p=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即可致死,并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0.2s,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的速度至少为(g取10m/s2)( )
A.1m/s
B.1.5m/s
C.2m/s
D.2.5m/s
参考答案:取兔子奔跑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定理得-Ft=0-mv
? v=Ftm
由F=mg
得到v=mgtm=gt=2m/s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