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成功地把人造天体送到火星上漫步,我国也已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有关人造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转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B.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仍受重力的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
D.若地球没有自转,地球将没有同步卫星
参考答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F万=F向
? GMmr2=mv2r=m4π2T2r
解得
?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凹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 )
A.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
B.车对凹形桥面的压力大
C.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平直路面上行驶时,N=mg,在凹形桥的中央,有:N-mg=mv2R,则N>mg.
由此可知,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凹形桥,在桥的中央处,车对凹形桥面的压力大,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的频率是50Hz,得到一条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从0开始,取1、2、3、4、5为五个计数点,纸带旁放了一把刻度尺.

(1)由图可知,记数点2到0点的距离是______.
(2)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方向是______.
参考答案:(1)记数点2到0点的距离是9.10cm
(2)由图可知,记数点1、3、4、5到0点的距离为4.80cm、12.70cm、15.80cm、18.30cm,
得出记数点01间距为4.80cm,记数点12间距为4.30cm,记数点23间距为3.60cm,记数点34间距为3.10cm,记数点45间距为2.50cm
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不相等,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x=at2采用逐差法得出:
a=△xt2=x13-x354t2=0.58m/s2
从纸带上可以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减小,说明纸带做减速运动,所以小车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9.10cm
(2)0.58m/s2 与运动方向相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共6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
(1)振针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B=______m/s,(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3)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A=______m/s,(4)EF间的距离约为______cm.

参考答案:(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B=xAC2T=(3.00+4.10)×10-22×0.1m/s=0.355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2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12(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x4+x3-x2-x14T2=(6.30+5.20-4.10-3.00)×10-24×0.12m/s2=1.10m/s2
(3)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B=vA+aT
解得:vA=vB-aT=0.245m/s
(4)由于△x=x2-x1=1.10cm
xEF-xDE=△x
xEF=-xDE+△x=7.40cm
故答案为:0.355,1.10,0.245,7.4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变力作用可能做曲线运动,物体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不指向圆心
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由静摩擦力来提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