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电磁感应中切割类问题》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间距l=0.4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θ=30°,正方形区域abcd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方向垂直于斜面。甲乙两金属杆电阻R相同、质量均为m=0.02kg,垂直于导轨放置。起初,甲金属杆处在磁场的上边界ab上,乙在甲上方距甲也为l处.现将两金属杆同时由静止释放,并同时在甲金属杆上施加一个沿着导轨的拉力F,使甲金属杆始终以a=5m/s2的加速度沿导轨匀加速运动,已知乙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取g=10m/s2,则( ? ) |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20m,电阻R=8Ω,有一电阻r=2Ω,质量m=1kg的金属棒ab垂直平放在轨道上,轨道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5T,现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金属棒,使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m/s2.试求:
(1)2s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Q大小;
(2)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
(3)求当t=5s时电阻R上的电功率PR和F的功率PF的大小,并用能量守恒的观点说明两者为何不相等?
参考答案:(1)t=2s时,金属棒通过的位移为 x=12at2=2m
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Φ=BxL=2Wb
感应电流为 I=BLv(r+R)
则电量? Q=I△t=△φR+r
代入解得 ?Q=0.2C
(2)安培力表达式为FA=BIL=BBLvR+rL=B2L2atR+r
代入解得,FA=B2L2at(r+R)=0.1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A=ma
则得?F=1+0.1t?
(3)当t=5s时,I=BLat(R+r)=0.5A,
则PR=I2R=2W,
因F=1.5N,v=at=5m/s,则PF=Fv=7.5W.?
外力F的功率转化为用于导体棒动能增加的机械功率和电阻上的发热功率,而发热功率还包括电阻R上的功率和导体棒电阻r的功率,所以有PR<PF.?
答:(1)2s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Q大小是0.2C;
(2)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是F=1+0.1t;
(3)当t=5s时电阻R上的电功率PR是2W,F的功率PF的大小是7.5W,外力F的功率转化为用于导体棒动能增加的机械功率和电阻上的发热功率,而发热功率还包括电阻R上的功率和导体棒电阻r的功率,所以有PR<P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两个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0.5T,两边界间距s=0.1m,一边长L=0.2m的正方形线框abcd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总电阻为R=0.4Ω,现使线框以v=2m/s的速度从位置Ⅰ匀速运动到位置Ⅱ,则下列能正确反映整个过程中线框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t在0-5×10-2s内,ab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由楞次定律判断知感应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则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Uab为正.
则ab两端电势差 Uab=34E=34×BLv=34×0.5×0.2×2V=15×10-2V;
t在5×10-2s-10×10-2s内,cd边进入磁场Ⅱ后,cd边和ab都切割磁感线,都产生感应电动势,线框中感应电流为零,由右手定则判断可知,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Uab为正,所以Uab=E=BLv=0.5×0.2×2V=0.20V=20×10-2V
t在10×10-2s-15×10-2s内,ab边穿出磁场后,只有cd边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知,a点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Uab为正.
Uab=14E=14BLv=14×0.5×0.2×2V=5×10-2V,故整个过程中线框a、b两点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A所示.故A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匀变速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