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销钉固定的光滑绝热活塞把水平放置的绝热气缸分隔成容积相同的A、B两部分,A、B缸内分别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两部分气体温度都为t0=27℃,A部分气体压强为pA0=2×105Pa,B部分气体压强为pB0=1×105Pa.拔去销钉后,保持A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同时对B部分气体加热,直到B内气体温度上升为t=127℃,停止加热,待活塞重新稳定后,(活塞厚度可忽略不计,整个过程无漏气发生)求:
(1)A部分气体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VA:VA0;
(2)B部分气体的压强pB.
参考答案:气体A初始状态:压强PpA0=2×105Pa,温度TAO=273+27=300K,体积V;
气体A末状态:压强PA=?,温度TAO=273+27=300K,体积VA=?;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A0VTA0=PAVATA0? ①
气体B初始状态:压强PpB0=1×105Pa,温度TBO=273+27=300K,体积V;
气体B末状态:压强PB=?,温度TB=273+127=400K,体积VB=?;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B0VTB0=PBVBTB? ②
其中:VA+VB=2V? ③
PA=PB? ④
联立解得:
VA=1.2V,VB=0.8V,PA=PB=1.67×105Pa;
答:(1)A部分气体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为6:5;
(2)B部分气体的压强1.67×105P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B、如图所示是质量相等的两部分同种气体的等压线,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当t=273℃时,气体A的体积比气体B的体积______(填“大”或“小”),它们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
参考答案:作出V-T图,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以得出,当t=273℃时,即T=546K时,气体A的体积比气体B的体积大;
A、B两条直线表示对应的压强是一定的,A、B气体是同种气体,质量相同,根据公式PVT=C,有
PAVATA=PBVBTB
代入数据,得:
PA×0.3273=PB×0.1273
解得
PAPB=13
故答案为:大,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有同学在做“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在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多次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体积值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将对应体积的压强值通过数据采集器传送给计算机.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右图所示的p-V图线(其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

(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不够吻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单选题)由于此图无法说明p与V的确切关系,所以改画p-1/V图象.画出的p-1/V图象应当是______
(3)若另一组同学操作时用手握住了注射器,作出的p-V图象______(选填“可能”“不可能”)与题干的图象相同.

参考答案:(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不够吻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泄漏,或“实验时环境温度降低了”.
(2)由于此图无法说明p与V的确切关系,所以改画p-1V图象.
由于实验时环境温度降低了,所以p-1V图象的图形向下弯曲,所以画出的p-1V图象应当是A.
(3)若另一组同学操作时用手握住了注射器,说明实验时环境温度不会降低了,所以作出的p-V图象不可能与题干的图象相同.
故答案为:(1)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泄漏,或“实验时环境温度降低了”
(2)A?(3)不可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弹簧竖直悬挂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静止,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缸壁导热性能良好。已知气缸重为G,活塞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为d,当温度升高ΔT时,求(1)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变化量;(2)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①此过程是等压变化:
,?
,所以
②气体压强
?所以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通过力学角度研究等压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活塞式抽气机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玻璃瓶中抽气,第一次抽气后,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到原来的4/5,要使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减为原来的256/625,抽气次数应为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学方面问题。首先要知道PV/T=C这一规律,在温度不变时就认为PV=C,这里C是常数
设玻璃瓶原来气压p0,抽气机的气室容积X,p0*4=p1*(X+4),题目中说了p1=5/6*p0,代入就可以求得X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