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重要意义,例如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请再举出一例:?。比值法是物理学中经常用来定义物理量的一种方法,例如定义加速度就用了这种方法,请再举出用这种方法定义的一个物理量:?。
参考答案:点电荷(检验电荷);电场强度(电容,电势,电势差)
本题解析:为了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也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们往往把研究的对象、问题简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如质点、电场线、理想气体、点电荷等;比值法是物理学中经常用来定义物理量的一种方法,例如电场强度(电容,电势,电势差)等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高中物理中的几个重要物理模型,注意理想化模型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简单、近似、直观的模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飞机起飞时,其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经20min达到最高点
B.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6000m
C.飞机经5min达到最高点
D.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4500m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由速度图象看出,飞机在0-20min内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飞机一直竖直向上运动,20min到达最高点.根据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求出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
解答:A、C由图分析可知,飞机一直竖直向上运动,飞机经20min达到最高点.故A正确,C错误.
? B、D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等于梯形的“面积”,即有x=
=4500m.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速度图象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要培养读图能力,从“线”、“斜率”、“面积”、“截距”等数学知识理解其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如图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它是每隔
s的时间拍摄的,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边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度尺量出的两个间隔的长度,根据所给的两个数值求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m/s2,在图示第二个间隔的长度应为______c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gT2
所以x3-x1=2gT2,则g=x3-x12T2=(16.30-11.34)×10-22×(120)2=9.92m/s2.
因为x2-x1=x3-x2.所以x2=13.82cm.
故本题答案为:9.92,13.8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节车厢沿平直轨道以v0匀速行驶,人在列车车厢内,手在M点握一钢球,离车厢地板高度为h,在M点释放钢球,若车不动,钢球落在M点的正下方N点,若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向右匀变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则钢球落在N点右侧的N′点,车厢足够长,则可判定( )
A.列车做匀加速运动
B.列车做匀减速运动
C.NN′距离为v0
D.NN′距离为

参考答案:A、当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向右匀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小球水平方向的位移比车厢的水平位移大,说明车做的是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下落的时间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km,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 ) 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 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9.8m/s2 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
参考答案: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由于没有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12gt2知运动时间相等,则同时落地.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