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V.
(2)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打点如图,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参考答案:(1)交流、220V(2)
,
本题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流,工作电压220V;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
根据推论公式
,有
;
考点: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物体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该段时间末速度的关系为s=v2/2,则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第2s内位移为______m.
参考答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v2=2as,
又因为s=v22.
所以加速度为1m/s2.
第2s内的位移等于前2s内的位移减去前1s内的位移,为
x=12at22-12at12=12×1×22-12×1×12m=1.5m.
故答案为:1,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上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7八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6、7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8.78、16.45、23.02、28.50、32.88、36.14、38.29.由此可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参考答案:1.1? m/s2?相反
本题解析:根据
,并结合题意T=0.1s,代入数据则a=1.1m/s2,由于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小,所以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因此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但本题考查的公式中特殊且容易忘记,需要引起同学注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
;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
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
;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 0.59
| 0.83
| 0.99
| 1.22
| 1.37
| 1.61
|
?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
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
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
离地面的高度
;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
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
间的距离
。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
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
(用
和重力加速度
表示)。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2)0.40(0.38、0.39、0.41、0.42均正确);(3)

本题解析:(1)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然后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得到
图象,见答案。
(2)弹簧称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根据
,可知图象的斜率就是动摩擦因数,找特殊点代入可得
。
(3)P落地后,滑块又前进了
的距离才停止运动,在这段时间内,滑块做减速运动,根据
,而滑块的加速度
,代入数据整理得,最大速度为
。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

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
D.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m/s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若传送带不动,则
;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以工件为研究对象,选地面为参考系,其初速度、加速度、位移均不变,所以末速度同上;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当v<3m/s时,直到工件离开传送带,物体都不会与传送带共速,所以仍然有vB=3m/s。所以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