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MN间距离为
B.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C.经过MN所需时间为
D.经过MN中点时速度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度是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 )(g=10m/s2)?
A.3.0s
B.1.7s
C.0.4s
D.1.3s?
参考答案:根据h=12gt2得,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 ?

A.用秒表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因此采用的是用水钟计时,故A错误;在伽利略时代还没有发明打点计时器,故B错误;在伽利略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不可能直接得到速度的变化规律,但是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x与t平方的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
的比值的大小,故C正确.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一根细杆长3m,用短绳悬挂(绳长不计),悬点下有一个2m高的窗门,门顶在悬点下8m处,今将绳剪断,让杆自由下落,求杆从门旁通过的时间.(g取10m/s2)
参考答案: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12gt2,杆的下部到窗门顶的时间:
t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

A.⑴⑵
B.⑴⑶
C.⑶⑷
D.⑵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采用微小变量放大法,设一个螺距为0.5mm,当旋转一周时,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这样把0.5mm的长度放大到旋转一周上.②采用的等效替代法,即两次拉橡皮筋的时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③用力向下压,使桌面产生微小形变,使平面镜M逆时针方向微小旋转,若使法线转过θ角,则M反射的光线旋转的角度为2θ,N反射的光线就就旋转了4θ,那么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斑走过的距离就更大,故该实验观察测量结果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④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先假定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而在本实验中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而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探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与小车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故本实验的操作过程采用的为控制变量法.
因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①③,故ACD错误,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