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5、6均为记数点,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现测得: 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3、4、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2=?cm/s,v3=?cm/s,v4=?cm/s,v5=?cm/s,v6=?cm/s。?
(2)在下边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根据作出的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v2="16.50" cm/s,v3= 21.50cm/s,v 4=" 26.50" cm/s,v5=31.50cm/s?(2)如图所示?(3)0.50 m/s2;误差±0.03

本题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3、4、5、6时小车的速度可利用平均速度求出,分别为v2="16.50" cm/s,v3= 21.50cm/s,v4=" 26.50" cm/s,v5=31.50cm/s。
如图所示;
求出图像的斜率可得
?m/s2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哪组中的单位全部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A.kg、s
B.N、m
C.km、N
D.N、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kg、s、m,其他单位是导出单位或常用单位.
解答:A、kg、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
B、N不是基本单位,m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
C、km、N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
D、N不是基本单位,s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要掌握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基本单位.单位要与物理量、公式等一起学习并记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每一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用橡皮筋的条数,表示弹力做功的倍数,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最后获得的速度,就可以研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测得如下表实验数据。

橡皮筋的条数
| 1
| 2
| 3
| 4
| 5
|
v/m·s-1
| 0.57
| 0.80
| 0.97
| 1.13
| 1.27
|
v2/(m·s-1)2
| 0.32
| 0.64
| 0.94
| 1.28
| 1.61
|
?分析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力对物体做的功与?▲?成正比。(填“v”或“v2`”)
参考答案:v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面,如果不考虑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振动周期T=2π
.为了研究振动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挂一只小盘,铁架台的竖杆上固定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标志物,作为计时标志.改变小盘中砝码的质量m,测量全振动50次的时间并求出相应的周期T.某次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m(10-3kg) | 5.00 | 10.00 | 15.00 | 20.00 | 25.00 | 30.00 T(s)
T2(s2) 0.729 0.803 0.876 0.941 1.016 1.086
| (1)以横轴代表m,纵轴代表T2,作出T2-m图.并回答为什么不用T作为纵轴而用T2作为纵轴?______. (2)根据图线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 (3)对T2-m图作出必要的解释______.

参考答案:(1)由表格数据看出,T与m是非线性关系在,而T2与m是线性关系,所以T2-m图象简单,呈线性关系. (2)由振动周期T=2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