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的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它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为?(?)
A.
B.
C.4d
D.4n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薄膜干涉.设绿光在膜中的波长为λ,则由d=
λ,得λ=4d,则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nλ=4nd.
故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暗条纹形成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暗条纹处一定没有光子到达
B.暗条纹处可能也有光子到达
C.光子到达暗条纹处的概率很小
D.光子到达明条纹处的概率很大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x.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读数用x1表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丁所示,则图丙的示数x1=______mm;则图丁的示数x2=______mm.如果实验中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则计算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用d、L、x1、x2表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实验中测出的光的波长λ=______m.

参考答案:图丙中的主尺读数为0,游标读数为0.05×3mm=0.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0.15mm.图丁中的主尺读数为8mm,游标读数为0.05×19mm=0.95mm,所以最终读数为8.95mm.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得,λ=△xdl=(x2-x1)d5L.代入数据得,λ=6.6×10-7m.
故答案为:0.15,8.95,(x2-x1)d5L,6.6×10-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屏上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宽,可采取以下办法:(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为测量红光的波长,现测得屏上6条亮光纹间的距离为7.5 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 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 m,则此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使用波长λ较长的单色光?增加双缝到光屏间距离或选用较长的遮光筒?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7.5×10-7 m
本题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根据公式Δx=
λ可知,要使屏上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之间距离变宽,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1)使用波长λ较长的单色光;
(2)增加双缝到光屏间距离或选用较长的遮光筒;
(3)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根据测量值,计算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Δx=
=
?mm="1.5" mm,
再代入公式λ=
,
求得红光波长为λ=
?=7.5×10-7 m.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是单色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其中S为单缝、S1、S2为双缝,且三条缝互相平行,缝S到S1、S2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
B.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
C.当S1、S2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1.5倍时,产生第二条亮条纹
D.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时,产生中央亮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