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3-02 10:49: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用F1和F2拉两个弹簧测力计,将这端的结点拉至O点.现让F1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某一角度,且F1始终处于PO左侧,要使这端的结点仍位于O点,则关于F的大小和图中的θ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增大F2的同时增大θ角
 B.增大F2的同时减小θ角
 C.增大F2而保持θ角不变
 D.减小F2的同时增大θ角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有关原理和实验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本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______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同样的长度
 (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节点到达某一位置时,记下该位置为O点,记录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做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某一长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1)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即合力和分力的效果由橡皮的拉伸体现,效果相同,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相同长度,即要求橡皮筋的形变方向和大小都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修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C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故答案为:C、E、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1)甲同学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图象?| 实验次数 | 物体质量m(kg) | 物体的加速度a(m/s2) |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1
 0.20
 0.78
 5.00
 2
 0.40
 0.38
 2.50
 3
 0.60
 0.25
 1.67
 4
 0.80
 0.20
 1.25
 5
 1.00
 0.16
 1.00
 
 | 
 ②由a-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③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根据各点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②由图象可知,a-1m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
 由此可知:在物体所受合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③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F=ma=a1m=0.765≈0.15N.
 (2)由图2可知,a-F图象不过原点,在a轴上有截距,即F=0时有加速度,这是由于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被垫的太高,木板倾角太大,平衡摩擦力太过造成的;
 小车质量m=△F△a=5.53.0-0.25=2kg;
 故答案为:(1)①图象如图所示;②在物体所受合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③0.15;
 (2)平衡摩擦力太过;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推翻了绵延几千年的、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论断
 C.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值,所以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 
  (1)本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
 (2)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得多。
 (3)改变砂和砂桶质量,重新测出对应的加速度,多次测量后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像;
 ②由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交流,0.1 (2)小
 (3)①图“略”;②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