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在t1时刻之前(?)

A.两车恰好相遇一次
B.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
C.甲、乙两车的距离在不断增大
D.乙车速度始终比甲车速度增加得快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当两车速度相同时,乙车面积较大,位移较大,说明乙车在前面,之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说明以后甲车肯定能超过乙车,但在t1时刻乙车在前,A错;B对;在t1时刻之前,乙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甲车速度,说明两车距离在增大,C对;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乙车的加速度开始时最大,后逐渐减小,最后匀速时加速度已经减小到零,D错;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运动图像问题,首先判断图像的类型,图像的斜率、面积、交点、截距表示的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
A.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比之为1:2
C.平均速度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之比为1:1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一辆汽车正在以v0=20 m/s的速度在乎直路面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s处有一位静止站立的老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整个过程汽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s至少多大时,老人是安全的(设老人在整个过程都静止不动);
(2)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刹车过程空气阻力不计)。

参考答案:解:(1)由图町知,司机刹车过程有0.5 s的反应时间
在0.5 s内位移s1=vt1=20×0.5 m=10 m
制动后汽车前进的位移
刹车过程汽车前进的总位移s=s1+s2=50 m
(2)由图可知,制动后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代入数据得μ=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距出发点最远
C.第4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低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
解:A、当速度大于零时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小于零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物体在t=2s时和t=4s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A错误.
B、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故0~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x1=
=1m,在2~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x2=
=-1m,所以物体在0~4s内通过的位移x=x1+x2=0,而从t=4s开始物体又沿正方向运动,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做往复运动,2秒末离出发点最远.故B正确.
C、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第4s末物体的位移为0,故C正确.
D、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故在3~4s物体通过的位移x3=
=-
m,在4~5s内通过的位移x4=
=
m,故物体在3~5s内通过的位移x′=x3+x4=0,即在这两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0,故两时刻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在 0~6s内,物体始终朝着同一方向运动
B.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C.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D. 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m/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