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某一千分尺的两个小砧合拢时,套筒上可动刻度的零刻线与固定刻度的零刻线不重合,但相差不大,该千分尺存在零误差,用这个千分尺去测量长度时,实际长度就是读数与这个零误差的代数和.零误差为?mm,若用这个千分尺测某滚球珠直径时的显示如图乙所示,则滚珠的实际直径为d0 = ?mm.
参考答案:-0.010;2.630
本题解析:由图甲可得,该千分尺的零误差为,-0.010mm;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
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则乙图读数为:
2.5mm+12.0×0.01mm-(-0.010mm)=2.630mm
点评:螺旋测微器的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0.01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0.01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保持O点位置不动.

(1)使弹簧测力计B按图示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近90度,在这个过程中,A读数的变化是?,B读数变化是?。
(2)使弹簧测力计B按图示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近10度,在这个过程中,A 读数的变化是?,B读数变化是?。(大小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1)一直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 (2)一直增大 一直增大
本题解析:(1)结点O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其中OP上的弹力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OA上的弹力方向时刻不变,根据三角形法则,随着B顺时针旋转,OA上的弹力一直变小,OB上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2)当弹簧测力计B按图示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近10度,在这个过程中,由三角形法则可知,OA和OB上的弹力均一直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
和
)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利用公式
求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衡摩擦力时,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C错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求出,这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D错误.
点评:对于实验我们要明确实验原理、具体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同时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有关实验以及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
A.应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根据公式a=m1g/m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
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地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