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9分)如图13所示,悬挂的直杆
长为
,在其下
处,有一长为
的无底圆筒
,若将悬线剪断,直杆能穿过圆筒。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从悬线剪断至直杆B端到达圆筒上端所用的时间;
(2)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1)
(2)
=
-
本题解析:(1)设直杆
端落到圆筒
端所用的时间为
,
由
?(1分)
L2=h
得:
?(2分)
(2) 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是从杆
端落到圆筒
端开始,到杆的
端落到
端结束.设杆的
端落到
端所用的时间为
,
则
?(3分)
所以
=
-
?(3分)
点评:难度中等,对于这种多过程问题,要能够把整段过程分解为独立的分过程,对各个分过程分析运动和受力,利用相关公式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10分)同学们学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后,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假设有人把一个物体从比萨斜塔塔顶无初速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
,求塔高H(取g=10 m/s2)。有同学给出的解法:根据h=
gt2得物体在最后1 s内的位移h1=
gt2=5 m,再根据=
;得H=7.81m,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析过程和答案。
参考答案:不正确 高度是H=31.25 m
本题解析:
该同学的解法不正确。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时间为t,通过位移为H,物体在(t-1)秒内的位移为h。
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由题意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31.25 m。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间t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以甲为参照物,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甲、乙均未着地)
[? ]
A.相对静止
B.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物体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它在落地前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35 m,取g=10m/s2。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请你给出两种解法)
参考答案:80m
本题解析:解法一:设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h,下落时间为t则
?
?
解得:
,
?
解法二:利用
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解
设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h,下落时间为t,则
?
?
解得:
,
?
解法三: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利用逆向思维可得:
?
?
解得:
?
解法四:设物体落地前最后1秒的初速度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
?
解得:
?
点评: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度H远大于10 m)(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
B.下落1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1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两物体都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由v=gt可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乙的速率相同,A错;同理B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可知下落同样的高度末速度相同,C对;下落过程中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都是重力加速度,D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两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熟悉自由落体的运动公式,能够灵活处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