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 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像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 ]
A.
B.
C.
D.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参考答案:(1)
;多次测量时间t,取t的平均值?
(2)C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
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
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
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 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6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压力的图示如图甲、乙所示,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是桌面;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丙、丁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比较力______与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
(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
(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参考答案:本实验是通过两个弹簧秤的拉力作出的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只要合力与实际的拉力重合,则实验成功;由图可知F′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故F′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
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测出的,故只要F与F′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即可;
A、在实验中,橡皮条应拉伸到与原来的位置重合,故A错误;
B、为保证准确性,在实验中,一定要将弹簧调零,故B正确;
C、实验中要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拉力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D、如果只有一个弹簧秤,则可以交替测出各边的拉力,但要保证两次拉的时候效果相同,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故答案为:F′; F、F′;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定滑轮伸出桌面.
②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把打点计时器连接到电源上.
③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并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④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悬挂一砝码盘,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⑤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⑥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上面步骤.
⑦根据纸带上打的点算出每次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把每次实验时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记录在相应的纸带上.
⑧以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细线的拉力F(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画出a-F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______.
(2)某同学画出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是直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另一位同学将本实验做了改动:每次实验时将小车上的砝码拿下放到砝码盘上,其他操作都与上面一样.那么他画出的a-F图象______(填“是”或“不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没有平衡摩擦力.
(2)当m<<M时,即当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从图象上可以看出:F从0开始增加,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在增加,那么在后面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呢,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原因是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3)另一位同学将本实验做了改动:每次实验时将小车上的砝码拿下放到砝码盘上,其他操作都与上面一样.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车的加速度等于a=mgM+m,即小车的加速度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与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的比值,而
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不变.那么他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1)没有平衡摩擦力
(2)是,小车的加速度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与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的比值,而
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不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From words to deeds is a good space. 从言到行,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