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三个水平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其中的一个力F方向向东,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把F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在这个过程中( ? )
①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西,后向东,最后加速度的大小变为零
②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西,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③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变为零
④物体的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象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0s,则?(?)
A.运动员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8m/s
B.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C.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
D.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中赛道为直线,因此其路程等于位移大小,“第10s末到达终点”告诉了整个过程中时间.
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在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8m/s,但是在1s的速度不一定是8m/s,故A错误;
该过程中位移为100m,所用时间为10s,因此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运动员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冲刺速度不一定是10m/s,故C错误;
运动员前7s内的平均速度是
,而第7秒内的位移不确定,因此无法求出其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点评:确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在现实生活在中体会它们的区别,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在A的上面再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则B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L=75cm的质量m=2kg的平底玻璃管底部置有一玻璃小球,玻璃管从静止开始受到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12N的作用,使玻璃管竖直向下运动,经一段时间t,小球离开管口.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时间t和小球离开玻璃管时玻璃管的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设玻璃管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 …………..(2分)
设玻璃球和玻璃管向下运动的位移分别为s1、s2时,玻璃球离开玻璃管,
由题意得,
② …………………………………………….(2分)
由玻璃球作自由落体运动得,
③? ……………………………(2分)
由玻璃管向下加速运动得,
④? ……………………………(2分)
玻璃球离开玻璃管时,玻璃管的速度
⑤ ………………………(2分)
由①~⑤式解得,t=0.5s,v="8m/s.?"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2s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的位移最大
B.t=4s时物体运动的位移达最小值
C.每个周期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一定值
D.4s后相邻的两个周期内物体的位移之差为一定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