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架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环,当环沿着木架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环与木架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下滑过程中木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A.(M+m)g-ma
B.(M+m)g
C.Mg+f
D.(M+m)g-f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隔离对木架分析,木架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环对木架的摩擦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解答:对木架,根据共点力平衡得,Mg+f=N.则压力与支持力相等,则下滑过程中木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f.
对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则f=mg-ma,则地面的支持力又等于N=Mg+mg-ma.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由一根轻弹簧连接,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恒力竖直向下压物体A,到最低点时撤去压力,物体A向上反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用恒力下压的过程中,A的速度一直减少到0
B.A反弹到最高点的加速度为2g
C.恒力做的功是
D.恒力的大小是mg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B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于物体A,有推力时,做简谐运动,无推力时,也做简谐运动,但两种情况下平衡点不同,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处理.
解答:A、物体A静止不动时,重力和弹力平衡,有
mg=kx1? ①
物体A向上反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对物体B,有
mg=kx2? ②
撤去恒力F后,物体A做简谐运动,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在推力F作用下的位移为
x3=x1+x2? ③
有推力作用时,物体A的运动也是简谐运动,物体向下先加速,后减速,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
B、A反弹到最高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故弹簧弹力等于mg,故A受到的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为2mg,故加速度为2g,故B正确;
C、D、有推力作用时,物体A的运动也是简谐运动,物体向下先加速,后减速,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道平衡位置与最低点的距离为:
x4=
? ④
此时,重力、弹力和推力平衡,有
F+mg=k(x4+x1+2)? ⑤
解得
F=mg
故
W=F?x3=
故C正确,D也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物体A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同种材料物体A、B紧靠在一起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A、B间的弹力大小为
A.F1
B.F2
C.(F1-F2)/2
D.(F1+F2)/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先以两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其中一个物体研究,求出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
解答:设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对整体:a=
? 对物体2:F-F2-μmg=ma
得到F=ma+F2+μmg=
(F1+F2)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连接体问题,考查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的能力,往往用整体法求加速度,而求内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受到6N、9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可以获得的最大与最小的加速度值是
A.5m/s2,1m/s2
B.15m/s2,3m/s2
C.5m/s2,0m/s2
D.3m/s2,2m/s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两力的夹角不定,故两力的合力具有一定的范围;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可能的加速度.
解答: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3N≤F合≤1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的范围1m/s2≤a≤5m/s2.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合力范围的求法,以及掌握好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力学单位制中,以下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N
B.J
C.m/s
D.k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解答: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
故选D.
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