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蹲下的过程经历了加速向下、减速向下和静止这三个过程.
在加速向下时,人获得向下的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mA
FN=m(g-a)<mg.
由此可知弹力FN将小于重力mg.
在向下减速时,人获得向上的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A
FN=m(g+a)>mg.
弹力FN将大于mg.
当人静止时,FN=mg.
本题难度:困难
2、简答题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光滑轨道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
(1)A球从G处自由释放,在水平轨道末端R处与B球碰撞,B球着地的点迹如乙图所示,则碰后B球的水平射程为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答: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设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如甲图所示,重垂线投影点为O,球的着地点迹的中心位置为M、P、N.用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满足:______(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长度等,用字母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1)由图乙所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对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读数,为65.5cm.
(2)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同,由x=vt可知,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小球的初速度v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小球的初速度,如果小球动量守恒,满足关系式:mAv0=mAv1+mBv2,故有mAv0t=mAv1t+mBv2t,即mAOP=mAOM+mBON;由此可知: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需要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P,故A正确;
B、A球与B球碰撞后,需要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M,故B正确;
C、只要测量A球与B球的直径相等即可,不需要测出它们的直径大小,故C错误;
D、验证动量守恒需要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故D正确;
E、不需要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故E错误;故选ABD.
(3)由(2)知,实验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mAOP=mAOM+mBON.
故答案为:(1)65.5;(65.0~66.5均正确);(2)A、B、D;(3)mAOP=mAOM+mBO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总质量为M的气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某高度处,从气球上落下质量为M/5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率为14m/s,则此时气球的速率为多大?
参考答案:
6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平板车,车上放有一木块B.车左边紧靠一个固定的光滑的1/4圆弧轨道,其底端的切线与车表面相平.木块A从轨道顶端静止释放滑行到车上与B碰撞并立即黏在一起在车上滑行,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轻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两木块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则从A开始下滑到相对静止全过程中,A、B和车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
B.小车一直向右运动
C.机械能减少量等于木块与车之间的摩擦生热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木块与车之间的摩擦生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开始下滑到相对静止的全过程,A、B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A在圆弧上运动时轨道对A有支持力;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一部分在A、B碰撞中损失了,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A、B一起在车上运动过程中,A、B和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只有当弹簧压缩到最短(A、B和车的速度相同)到A、B和车又一起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木块与车之间摩擦生热,故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不等于全过程木块与车之间摩擦生热;根据动量定恒可知小车一直向右运动.
所以正确答案是B.
点评:关键是对系统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正确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①设小球A质量为mA,小球B质量为mB,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保证mA______m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P是不放B球时,将A球从斜槽某一高度静止释放后,A球的落点,M、N分别为A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到达斜槽水平端与B球相碰后A、B球落点,现已测得O到M、P、N距离分别为?S1、S2、S3,若关系式______成立,则验证了A、B相碰动量守恒.
参考答案:①为了不致于入射小球反弹,所以入射小球的质量需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即mA>mB.
②由于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则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入射小球碰撞前的速度v1=s2t,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2=s1t,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v3=s3t
若mAv1=mBv3+mAv2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带入数据得:mAs2=mAs1+mBs3
故答案为:①大于?②mAs2=mAs1+mBs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