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汽车原来的速度是36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m/ s2。。汽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54km/h,汽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时间为 s
参考答案:25s
本题解析:因为
,
,故根据公式
可得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其前面7m处以10m/s速度同向运行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求:
(1)此人在追上汽车之前何时距汽车最远?最大距离为多少?
(2)此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参考答案:(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Sm=16m
(2)汽车所需时间是5s。位移为25m,加上7m共32m,则汽车要追上得用8s的时间,此时汽车已停了3s,所以速度为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个初速为零的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运动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t/2
B.t秒末的速度比(t-1)秒末的速度大2a
C.它总的位移为at2/2
D.1秒末、3秒末、5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 个点没有标出.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从打下B点到打下E点,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加速度为?m/s2.
(4)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参考答案:(10分)
(1)4?
(2)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3)0.8
(4)略
本题解析:(1)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B=
="0.400" m/s,同理:vC="0.479" m/s,vD="0.560" m/s, vE="0.640" m/s,vF="0.721" 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
(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即:a=0.801m/s2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要学会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2分)甲物体从某高楼离地
楼高处自由下落,最后1s通过的位移是全程的
,令甲物体下落同时,从楼顶竖直向下抛乙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加速度为g),两物体恰好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竖直下抛的乙物体的初速度;
(2)甲、乙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1)30m/s?(2)30 m/s? 60 m/s
本题解析:(1)设甲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t,楼高为h,则在甲物体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前(t-1)s内应用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有
? ---------(2分)
? ---------(2分)
解得: t=
s(不合题意,舍去),t="3s?" ---------(1分)
h="135m?" ---------(1分)
设乙物体以初速度v0下抛,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有
?
解得
?---------(2分)
(2)由速度公式,可得甲、乙物体着地时的速度分别为
,? ---------(2分)
? ---------(2分)
本题难度:简单
Beggars cannot be choosers. 乞丐不能挑肥拣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