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15所示.左图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______;右图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参考答案:第一幅图象说明在拉力大于0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说明合外力为0,即绳子的拉力被摩擦力平衡了,即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也就是没有将长木板的末端抬高或抬高不够.
随着1M增大,小车质量在减小,因此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砂和小砂桶的质量,加速度不可能一直均匀增大,加速度的增大幅度将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与定值g.
故答案为: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砂和小砂桶的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人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牛顿第二定律a=F/m较好的体现了这种关系,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起“条件”作用和“根据”作用的分别是( )
A.F和m
B.m和F
C.均为m
D.均为F
参考答案:牛顿第二定律a=Fm揭示了加速度与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其中外力F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F是条件,而质量m是内因,是产生加速度的根据.故A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1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末态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依物块的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
F1+F2′="mg" (1)
初态时,弹簧2弹力
F2 =" mg" = k2△x2(2)

式(3)代入式(1)可得

由几何关系
d=△x1+△x2-△x2′ (4)

本题解析:由于拉A时,上下两段弹簧都要发生形变,所以题目给出的物理情景比较复杂,解决这种题目最有效的办法是研究每根弹簧的初末状态并画出直观图,清楚认识变化过程

如图1乙中弹簧2的形变过程,设原长为x20,初态时它的形变量为△x2,末态时承重2mg/3,其形变量为△x2′,分析初末态物体应上升△x2-△x2′.
对图丙中弹簧1的形变过程,设原长为x10(即初态).受到拉力后要承担物重的1/3,则其形变是为△x1,则综合可知A点上升量为
d=△x1+△x2-△x2′
【解】末态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依物块的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
F1+F2′="mg" (1)
初态时,弹簧2弹力
F2 =" mg" = k2△x2(2)

式(3)代入式(1)可得

由几何关系
d=△x1+△x2-△x2′ (4)

【说明】从前面思路分析可知,复杂的物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些简单场景的有机结合.通过作图,把这个过程分解为各个小过程并明确各小过程对应状态,画过程变化图及状态图等,然后找出各状态或过程符合的规律,难题就可变成中档题,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轻质弹簧这种理想模型,质量忽略不计,由于撤去外力的瞬时,不会立即恢复形变,所以在牛顿定律中,经常用到;并且由于弹簧变化时的状态连续性,在动量等知识中也经常用到,这在高考中屡见不鲜.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坑打夯机”。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两个紧压夯杆的滚轮匀速转动,可将夯杆从深为h的坑中提上来。当两个滚轮与夯杆分开时,夯杆被释放,最后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之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再次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工作。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5m/s,每个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夯杆的质量m=1×103kg,坑深h=4.8m。假定在打夯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且夯杆底端升到坑口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计夯杆在坑底停留的时间)。求:
(1)夯杆上升过程中被滚轮释放时,夯杆底端离坑底的高度;
(2)打夯周期;
(3)在一个打夯周期内夯杆获得的机械能。

参考答案:解:(1)夯杆开始阶段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a=2m/s2
当加速到速度v时,夯杆以v向上做抛体运动,至坑口速度为零
加速上升位移
,减速上升位移
h=h1+h2,解得:v=4m/s
因此滚轮释放夯杆时,夯杆底端离坑底的高度为:
=4m
(2)夯杆加速上升的时间
夯杆减速上升的时间
夯杆自由落体的时间
故打夯周期为:
(或T=3.4s)
(3)在一个打夯周期内,夯杆获得的机械能W=mgh=4.8×104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甲 乙
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
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
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
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时刻前,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静止不动,静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衡,合力为零,力F的功率为零,故A错误;
到
时刻,
时刻拉力最大,和合力最大,所以加速度最大,B正确,
到
时刻,合力向前,物体加速前进,
之后合力向后,物体减速前进,
时刻速度最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目前已知的所有宏观物体都是靠惯性运动,力只是改变速度的原因,
时刻前,合力为零,物体静止不动,
到
时刻,合力向前,物体加速前进,
之后合力向后,物体减速前进.
本题难度:一般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