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在24s内运动的v-t图象,它在这24s内的平均速度
A.等于4m/s
B.等于2m/s
C.小于2m/s
D.大于2m/s而小于4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物体经过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计算即可.
解答:在v-t图象中,与坐标轴组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所以在24s内的位移为x=
×(12+24)×4=72m,
平均速度为v=
=
m/s=3m/s,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住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计算即可,要与平均速率的定义区分开.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方向作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2,两图线均为倾斜直线,图中t2=2t1,以下对图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
B.两物体在t2时刻相遇
C.甲物体加速度大
D.0~t2时间内两物体在t1时刻间距最大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A、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物体在t1时刻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方向作直线运动,故在t1时刻没有相遇.故A错误.
B、根据几何知识得知,在t2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则知两物体相遇.故B正确;
C、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所以甲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
D、在t1时刻之前,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在甲的前面运动,两者距离增大,在t1时刻之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乙在甲的前面运动,两者距离减小,故两物体在t1时刻间距最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波源开始振动,经0.1s刚好传播到x=40m处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在x=400m处有一波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x=40m处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最大
C.在t=1.0s时开始,接收器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波的传播图像可知,t=0.1s时波正好向前传播了两个波长,即波源振动了两个周期,所以t=0.1s是O点的振动方向和起振方向相同,波是向右传播,根据走坡法可得波起振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的,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
,由已知可得
,所以在t=0.5s时,即x=40m处的质点振动了10个周期,所以仍在平衡位置,B错误。根据公式
,当t=1s时,波正好向前传播了400m,所以接收器能接受到此波。C正确。因为波源相对接收器不存在相对运动,所以接收器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是一样的,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该质点施加力F,力F随时间t按如图2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力F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0~4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第2s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
B、第2s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C、第4s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
D、第4s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析:
对质点(不计摩擦力),拉力由图示的规律变化时,质点在前2s内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2s时刻速度最大,2s~4s内质点做加速度(反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4s时刻速度为零。质点始终向正方向运动,故B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同一实验室中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从图象中可知( )
A.两摆球质量相等
B.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C.两单摆同时改变运动方向
D.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球通过的路程总有S甲=2S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