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弹力》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玻璃发生向下的形变,要向上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A错误;木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木块,施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B错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木块与玻璃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为相互作用力不是共点力,所以不能合成,C正确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弹簧秤静止,则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打下的一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流电.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2.60cm、S2=4.10cm、S3=5.60cm、S4=7.10cm、S5=8.60cm、S6=10.0cm.
(1)计数点“1”处的速度为V1=___________m/s
(2)若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用S1,S2,S3,S4,S5,S6 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代入数据后,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计数点“0”处的速度为V0=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0.335? (2);1.49? (3)0.186
本题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数点“1”的速度等于S1和S2两端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V1==
=0.335m/s
(2)根据逐差法,加速度为:a==
=1.49m/s2
(3)由v1=v0+at得v0=v1-at=0.33 5m/s-1.49m/s2×0.1s=0.186m/s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 N、F2=1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6N
B.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12N
C.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零
D.若F1=10 N、F2=20 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
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没有作用力
参考答案:A、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正确
B、两个磁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不受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也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模板《牛顿第二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