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从A点沿光滑斜面上滑,最远可达C点,B为AC的中点,已知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为t,则:( )

A.物体从B到C用时间为
B.物体从B到C用时间为
C.物体从A到C用时间为
D.物体从A到C用时间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运动的时间.
解:由于物体是在光滑的斜面上运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变,
根据对称性可知,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同,在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经过相同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
-1),可得物体从B到C用时间为(
+1)t,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理解,掌握住运动的规律可以轻松的求解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如图1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其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PQ和P?Q?是该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金属线框由距PQ某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经时间t0后刚好到达PQ边缘,速度为v0,假设线框所受的空气阻力恒定.图2是金属线框由静止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试求:(1)金属线框的边长;
(2)金属线框由静止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的总位移;
(3)金属线框在进入匀强磁场区域过程中流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
(4)金属线框在整个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
参考答案:(1)由图象知,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0,则线框的边长为 l=v0t0.
(2)由v-t图象得:线框进入磁场前:s1=0.5v0t0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s2=v0t0
线框在磁场内匀加速运动:s3=12×(v0+1.8v0)×0.8t0=1.12v0t0
线框穿出磁场和进入磁场位移相等:s4=s2=v0t0
所以:总位移为 s总=s1+s2+s3+s4=3.62v0t0
(3)线框刚进入磁场时作匀速运动,则有:F安+f=mg
即B2l2v0R+f=mg;
l=v0t0
线框进入磁场前作匀加速运动:mg-f=ma=mv0t0
联立解得: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长L=1.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顶面右端静置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今用水平力F=28N向右拉木板,使滑块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求此力作用的最短时间.(g=10m/s2)
参考答案:F作用下,有相对滑动;F作用时间t1撤去后,滑块继续加速,木板减速,
要使滑块能从木板上恰好滑下,则要求滑下时,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为V3
则:
在t1时间内:
? 滑块的加速度:a1=gμ=4 m/s2,V1=a1t1
?木板的加速度:a2=F-μmgM=6 m/s2,V2=a2t1
在t2时间内:
?滑块的加速度:a1"=a1=4 m/s2,V3=V1+a1t2
?木板的加速度:a2"=μmgM=1 m/s2,V3=V2-a2"t2
t1+t2时间内总位移:
?滑块的位移为:S1=12a1(t1+t2)2
?木板的位移为:S2=12a2t12+(V2t2-12a2"t22)
?而S2-S1=L
解得:t1 =1s
答:此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辆农用“小四轮车”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的速度可能不变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参考答案: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知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车的速度可能不变.故A正确.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越来越大时,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故B不正确,C、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个物体以大小为v,方向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以向上为速度的正方向,下列图象中能够正确反映物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正值;后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负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上升与下落过程加速度相同,直线的斜率相同.则符合物体运动情况的图象只有D.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We thought, because we had power,we had wisdom. 我们曾这样想,因为我们有权力,我们就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