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 参考答案:碰后时B速度减小,A的速度增大,而由于弹力增大,故A、B的加速度均增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

参考答案: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位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位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过时间t突然撤去F1,立即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过时间t物体恰好到达出发点.则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a1和a2大小之比为1:2
B.最大速度υ1m和υ2m大小之比为2:1
C.通过的位移x1和x2大小之比是1:3
D.F1、F2对该物体做功的最大即时功率之比是1:6
参考答案:A、物体从静止起受水平恒力F1 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为V1=a1t=F1mt
以后受恒力F2,做匀减速运动 a2=F2m
经同样时间后回到原处,整个时间内再联系物体的位移为零,
于是12a1t2+v1t-12a2t2=0
解得 F2=3F1,
所以加速度之比1:3,故A错误;
B、v2=v1-a2t=(F1-F2)mt
所以v2:v1=(F1-F2)F1=-2
即v2:v1速度大小比为:2:1
最大速度υ1m和υ2m大小之比为1:2,故B错误;
C、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位移之比为1;1,故C错误;
D、最大功率P=Fvm
所以F1、F2对该物体做功的最大即时功率之比是F1v1:F2v2=1:6,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和7v,则通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_____,如果物体通过A、B两点所需时间为T,前0.5T时间通过位移是S1,后0.5T时间通过位移是S2,则S2-Sl为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即AB中间时刻的速度
vt2=v0+v2=v+7v2=4v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v0+vt22,位移S1=.v1×T2=5vT4
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vt2+v2,位移S2=.v2×T2=11vT4
∴S2-S1=3vT2
故答案为:4v,32v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前100s内的总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作出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从速度时间图线中看出质点做周期性运动,每一个周期为6s,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移为x=8-2m=6m.100s等于16个周期加上4s,质点在一个周期中前4s内的位移为8m.所以100s内的位移s=16×6+8m=104m.
故物体在前100s内的总位移为104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 | |